党性修养当慎微
党性修养当慎微
■向贤彪
世界上许多事情成于微,也败于微。把这个道理用之于党性修养,就是要从日常微小的事情抓起严起,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多“服”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等“汤熨之药”,让“腠理之疾”在未萌之时就得到根治。
慎微,要有每日三省吾身的良好习惯。谢觉哉在60岁生日时,曾写下《六十自讼》一文:“‘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之非’,那么行年六十,也应该说设法弥补五十九年以前的缺点。”老一辈革命家这种严于律己、反省自我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党性修养是一辈子的事,党员干部必须经常自省自问,经常叩问自己: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履职尽责是否到位?遵守纪律是否坚决?廉洁自律是否自觉?让每日问、每事问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就能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成为常态,就能稳得住心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慎微,要有严守纪律规矩的高度自觉。当年,董必武担任中共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书记时,长期住在重庆红岩村。有一次,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招待所所长把报账发票拿给董必武签字,董必武翻看后认为都属于报销范围,就签字同意了。后来,办事处的出纳却发现其中有六角钱车票是私人坐车,按规定不能报销。此事反馈到董必武那里,他又重新审查了一遍,发现事实果真如此。为了这个疏忽,他专门召开会议向大家做检讨,还强调说:“这不是小事,这关系到党的财务纪律问题。”董必武这种慎微的态度,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严守纪律规矩的高度自觉。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按纪律规矩办事的原则底线,保证自己不逾矩,保证党的纪律不破防,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慎微,要有检身自律、知错即改的认真态度。1937年,贺龙在延安开会时旱烟用光了,警卫员叫后勤人员买了一些烟叶送去。当贺龙得知自己生活费用完,这些烟叶是用公款购买的后,沉痛地说:“我贺龙犯了挪用公款之罪喽!”此后两个月,他每餐减油减菜甚至不吃菜,从生活费中省出钱,把一斤半烟叶款如数还清。革命前辈如此这般揪着自己过错不放,不为过错找理由,并痛下决心弥补过错,让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具备这种检身自律、知错改过的认真态度,不但能使自己变得纯粹而高尚,还会对党风政风民风产生很好的示范引领效应。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对每名党员来讲都是一次政治体检。大家只有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破除“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认真查找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常扫思想灰尘,才能做到防微杜渐,永葆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