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同梦 鱼水情深——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拥军
山海同梦 鱼水情深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拥军优属纪事
■孙青国 吕佳桦 本报特约通讯员 荣旻湜



东崂三面海,叠嶂九溪长。崂山因其钟灵毓秀、天工造化,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山”。
这里,自古就是海防重镇。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服务战斗力建设为己任,把保障嵌入备战、把服务送进军营、把温暖传递官兵。“最佳海湾筑军港,最美地块建营房,最优儿女穿军装,最好保障献国防”的拥军理念,深深融入这座城市血脉,“山海同梦、鱼水情深”的双拥品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部队备战需要什么,支前就保障什么”
“我是某部群联干事,我们有一批报废弹药需要外运,希望你们能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沿途运输的安全保障工作。”6月的一天,刚一上班,崂山区双拥办副主任廉宏的办公室就走进一位少校军官。
“请放心,你只需把运输路线告诉我们,剩下的事,我们来协调!”廉宏的回答干脆利落。
话好说,事办起来并不容易。该弹药库地处偏僻,进出道路狭窄,沿途村庄村民活动频繁。为确保这批报废弹药运输的绝对安全,崂山区双拥办联合沿途村居、公安、交通等部门多次召开调度会,制定周密的保障方案。起运期间,社区工作人员逐一上门做村民思想工作,交警部门在居民区路段划出车辆专用路线。最终,这批报废弹药外运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部队备战需要什么,支前就保障什么”,这是崂山区委、区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社会各界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某部出行道路是一条单车沙土路,官兵和装备进出很不方便。当区委、区政府决定为该部专修一条战备公路后,沿线企业和居民二话不说,主动搬迁,仅3个月就完成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作。这条双向四车道的战备路建成后,被军民亲切地称为“鱼水路”。
新时代的崂山区是科技创新高地。这里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和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这里有多家世界知名企业的全球总部或研发总部,是山东省科技创新十强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倡导和牵头组织下,科学教育拥军、科研成果拥军、科技人才拥军蔚然成风,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战斗力建设呈现出互促双赢良好态势。去年,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组织的一次“送科技参军”活动中,驻军某部对辖区某研究所新研制的一项成果颇感兴趣。相关部门主动跟进,积极牵线促成双方达成合作意向。目前,军地联手研究的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已开始在部队试用。
“部队所需,就是我们所急”
“今天在这个重要时刻,我要特别感谢崂山区双拥办,感谢社区居委会。正是有了你们的大力支持,我们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找到合适的办公地点。”2020年初,武警某部入住签约仪式在崂山区某社区举行。
2019年底,该部奉命在崂山组建时,一无办公地点,二无住宿场所。初来乍到的他们,向区里求助。
崂山区下辖5个街道、167个社区,想要确定一处符合条件的场所并非易事。“部队所需,就是我们所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双拥办抓紧时间落实好。受领任务后,双拥办迎难而上,组建专班开始了选址工作。两个多月时间,专题会议、调度会议开了一次又一次,选址方案比了又比、审了又审,最终,他们和某部达成一致意见:地址就选在靠近海边的某社区。
该社区刚刚完成办公场所和配套设施翻新改造,正准备入住。时任社区党委书记刘元欣得知选定他们社区后,这位退役老兵没有丝毫怨言,欣然表示:“我当过兵,我知道部队的事都是大事。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尽早腾出来供部队使用。”
“仅仅3个月就为我们解决了办公、住宿地,这个效率太高了。崂山区双拥办就是支前办啊!”该部领导感慨。
营区问题解决后,区里在出资为该部配备智能拥军书柜的同时,组织崂山区图书馆开展“送图书进军营”活动,在营区内设立“流动图书点”,并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书香崂山 全民阅读”电子阅读卡,满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
区双拥办领导告诉笔者,为实时掌握了解部队的困难需求,他们在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基础上,军地间又构建了“重要节日必联、重大活动必联、涉军事项必联”的“三必联”工作机制,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固化下来。
2020年“八一”期间,区党政主要领导走访慰问部队时,了解到驻潮连岛官兵靠租用渔船定期运送淡水补给,遇上极端恶劣天气就出现“断水”情况后,当场要求相关部门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解决这一问题。经过精心设计、精心组装、精心施工和反复调试,当年12月3日,崂山区在该岛投资建造的海水淡化设备完成调试并正式出水,岛上官兵从此告别70年无淡水的日子。
“双拥办为咱当红娘,靠谱”
5月13日,在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崂山区双拥公园内,在“军民鱼水情”雕塑见证下,一场以“爱我深蓝,情定崂山”为主题的军地青年联谊活动浪漫上演。来自驻军部队、区直机关、事业单位以及辖区学校、国有企业的200余名单身青年,漫步潜龙桥,在游戏互动、彼此了解中,寻找“心动的感觉”。
“部队官兵常年忙于战备训练,与地方青年接触少,大龄官兵的婚恋问题,既是部队领导的关注,也是家长的心病。”崂山区双拥办领导告诉笔者,他们把解决驻军大龄官兵婚恋问题作为一项实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搭建交友平台,在军地青年间架起了一座“鹊桥”。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他们已举办各类青年联谊活动12场,有127对军地青年成功牵手。
某部上尉军官田圣柯与爱人孙晓青就是通过联谊会相识相爱,于今年5月走进婚姻殿堂的。田圣柯在部队涉密岗位工作,加上经常出海,个人问题一拖再拖。家里找的没时间谈,网上认识的不敢谈。眼瞅着快30岁了,父母着急,小田自己也心焦。去年八一建军节,在单位领导和战友们的鼓励下,他走进军地青年联谊会,遇上了在崂山区住建局工作的孙晓青。俩人一见倾心,在游戏互动环节组成搭档,没多久便擦出爱的火花。今年5月20日幸福领证的俩人,现在成了各自单位的联谊宣传大使。只要区里组织联谊活动,他俩都要现身说法,鼓励身边的单身青年积极参加。用他俩的话说,那就是:“双拥办为咱当红娘,靠谱!”
“军人为国为民牺牲奉献,对军人军属,就要有特殊的照顾政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曾俊介绍,崂山区既情牵军中大龄青年,又妥善安置随军家属和孩子,在两头兼顾中助力强军兴军。
2022年9月,区里决定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招聘退役军人事务专职工作人员充实到街道、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考虑到辖区随军家属数量多,为促进随军家属充分就业,他们在招聘公告中特别注明“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优先”,并拿出不少于招聘岗位30%的数量专项招录。最终,招录的89名退役军人事务专职工作人员中,有30名是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且全部就近安排在她们所在的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
崂山区人口规模不大,学校数量特别是优质学校数量与驻军需求不成正比。为最大程度满足官兵愿望,区里始终把保障官兵子女入学作为拥军优先事项,强调“只要部队有需求,官兵有要求,就要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办理。”武警某部在崂山组建运转后,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随之而来。双拥办多次与区教育、公安户籍部门沟通协调,为该部开辟绿色通道。仅仅一个月时间,就解决了10余名官兵子女入学入托问题。
据统计,仅2022年,该区就妥善安置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40人,定向安置随军家属17人,协调解决了60余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事宜。
图①:军训学生到双拥广场接受国防教育。
图②:崂山区领导走访慰问潮连岛官兵。
图③:军地青年联谊会。
图④: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
图⑤:春日的崂山。
本版照片由周勇兵、车东兴、田 昆提供
制图:扈 硕、王秋爽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