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当有“凿深井”精神
理论学习当有“凿深井”精神
■毛建峰 黄月君
●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中,锤炼坚强党性,练就过硬本领,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带领官兵搞建设促发展的能力
《孟子》中讲:“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这句话意思是,做一件事就好像挖井,挖了很深却没挖到泉水,还是一口废井。现实中,掘井时通常需要找准位置,顺着同一方向挖掘,达到一定深度后,才能掘到源源不断的泉水。理论学习犹如“凿井”,如果脱离实际,不以挖到水源为目的,四处掘井,浅尝辄止,只会学而无用、碌碌无为;或者学错了方向,南辕北辙,终将难以找到指导实践的“源头活水”。因而,我们要发扬“凿深井”精神,坚持深挖深凿,练强“看家本领”,才能品味到思想甘泉。
发扬“凿深井”精神,前提是把握“用”的目的。凿井的目的是为了用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若脱离了实践,理论学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实际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不明确理论学习的目的,把理论学习当成例行公事,看书看皮,读报读题,学习是为了应付场面,不求甚解。以如此目的学习理论,挖不出“源头活水”,口渴时就不会有“可饮之水”。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学习就是要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要善于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落脚点,在学习中总结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提升工作能力。
发扬“凿深井”精神,关键要保持“钻”的劲头。实际中,没有“钻”的精神,是打不成井的,理论学习亦同此理。毛泽东同志说过,“你要读通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要“攻书到底”“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他把《共产党宣言》翻阅了不下一百遍,许多读过的书籍上留下了大量的圈划批注。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论学习没有“钻”的精神是学不深、悟不透的。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学习,必须真正沉下心来,舍得花费精力、投入时间,原原本本地学、深钻细研地学、反反复复地学,才能从理论学习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学到方法。
古人云:“学不可以已。”党员干部应当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重要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毕生追求,发扬“凿深井”精神,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中,锤炼坚强党性,练就过硬本领,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带领官兵搞建设促发展的能力。
(作者单位:武警广西总队)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