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北大退役大学生士兵的从军感悟:为青春代言 为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7:33
导读:征兵季,聆听几名北京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的从军感悟—— 为青春代言 为迷彩代言 图①至图⑤依次为程海洋、马学林、黎琪、简志、周榕涵当兵时留影。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

    征兵季,聆听几名北京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的从军感悟——

    为青春代言 为迷彩代言

    图①至图⑤依次为程海洋、马学林、黎琪、简志、周榕涵当兵时留影。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从军报国,青春正当时。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踊跃应征入伍,立志把最美青春奉献给祖国。

    在北大燕园,一群脱下军装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为征兵代言,向身边同学分享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成长成才的故事,鼓励同学们携笔从戎、报效祖国,让青春在军营闪光,让人生因军旅添彩。

    简志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7级本科生,2020年至2022年服役于中部战区陆军某旅

    心中有方向,青春不迷航

    “他年陆海应无数,不负凌云此日心”,悬挂在燕园五四路上方的红色横幅写着给毕业生的祝福,我穿上学士服拍照留念。不久后,我即将奔赴人生下一段旅程。

    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我的学士服里面,穿了一身军装。在这个告别时刻,我想没有什么比这身穿着更能代表自己过去的6年时光。

    我的军旅梦萌发于儿时,在燕园成真。2020年,看到危急时刻人民子弟兵又一次挺身而出,军旅梦再次照亮了我的心头。适逢大三结束,面临着未来道路的选择,我决定去当兵。

    那年9月,我成为中部战区陆军某旅一名战士。“北大”的光环将我置于聚光灯下,是压力,也是鞭策我奋勇向前的动力。军事训练、内务整理、公差勤务,每一项我都尽力做到最好。

    有时命运就是那么神奇。下连那天,我被分到运输连,成为一名汽车兵,成为像我在电视中看到的给武汉人民送去希望的军车驾驶员。

    班长告诉我们,雷锋就是一名汽车兵,雷锋精神也写在《汽车兵之歌》里:“我们是光荣的汽车兵,学习雷锋当标兵;把好手中的方向盘,为国为民立新功……”

    驾驶是汽车兵的主业,汽车保养与修理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钻车底、攀车头、打黄油、喷车漆……车场工作是粗活,也是细活。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导出柴油,我把油管一端伸进油箱里,一端用嘴吸,准备在柴油快流出时放到桶里,但没有经验的我直接把一口柴油吞了下去,难以形容的味道充斥着口腔。一旁的班长拍着我的背说:“没啥事,我当兵这些年,吞过好几次,适应了就好了。”

    第二年,我们旅野外驻训,所有官兵和车辆需千里投送到戈壁滩。此前,铁路输送都由其他单位进行车辆装载,那一次上级要求我们自行负责。即使是当兵多年的老班长,也没有经验。单位派我去铁路装载站学习,回来后我整理了装载要点,班长非常高兴:“还是你学得快!”我很开心自己的报告能有“用武之地”,更让我大开眼界的是班长们的驾驶技术。火车平板只比运输车辆宽不到20厘米,但班长们气定神闲,一把停稳、分毫不差。关键时刻见真招,这就是老班长们的实力。

    前往戈壁滩的七天六夜,是我单次在火车上待过的最长时间。最难忘的是一天早上醒来,车窗外景色突然从前一晚的荒漠变成巍峨雪山。我终于来到了边关。

    远方的雪山壮观迷人,眼前驻训营地门口刻着“甘当磨刀石,铸造昆仑剑”的巨石更令人震撼,一股豪情壮志瞬间涌上心头。

    驻训期间,我们按要求进行强化训练。骄阳似火,地表温度达到70多摄氏度,我们披着沉重的装具、戴着头盔,驾驶运输车展开特种驾驶技能训练,又或手握着钢枪在靶场练习据枪。不远处,沙蜥窸窸窣窣爬过;更远处,野狗追逐着黄羊……戈壁滩的白天酷热难耐,晚上又冷得让人发抖。好在,戈壁滩上星空银河抬眼可见。夜幕下,没有风的戈壁滩静得出奇,我常在那样的夜晚想起小时候背诵的边塞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将士把热血洒在这片戈壁?如今我戎装在身,一旦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会像卫国戍边的战友一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那一年的深秋,我们结束驻训返回连队。去时营区里的杨树刚抽嫩枝,归时已是光秃秃的树干。树木历经夏秋,我也从一名列兵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上等兵。年底体能考核,我的3公里跑首次跑进12分钟。对于入伍时第一次测试成绩是15分钟的我来说,犹如脱胎换骨。

    2022年4月,又到了连队驻训的时候。我和班长一同保障兄弟单位的人员和物资运输。车队驾驶与单独驾驶不同,必须控制好车速车距,既要全神贯注,又不能太过“用力”。从高速到县道、村道,再从村道上县道、高速,一天下来我感觉脑子里嗡嗡直响。我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对班长说:“从没想过开车会这么累!”班长听完,哈哈一笑:“打仗哪有不累的?我们是汽车兵,驾驶室就是战场,方向盘就是钢枪。”

    两年时间倏忽而过,部队教给我的很多道理,还没来得及细细品悟,就要离开;两年时间又很漫长,在无数个站岗的夜晚,我看着满天繁星,想象着那些兵龄十几年的老班长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两年间,我曾作为一名军人为国家、为人民尽一份责任,我曾结识了那样一群可亲可敬可爱的战友,我学到的东西远比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更多。

    心中有方向,手中才有方向。何其有幸,我曾是一名和雷锋一样的汽车兵。未来的路上,无论何时我都会把好手中的方向盘。这正是人生最紧要的事。

    马学林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2020年至2022年服役于海军某部

    酸甜苦辣咸,成长有滋味

    我曾在海军某部服役两年,是一名炊事兵。请别急着对我的经历吃惊,或是哑然失笑。从医学生的白大褂到炊事班的“白大褂”,于我而言是一段极为珍贵的成长经历。

    大学期间,我在学校结识了两位学长,他们都是退役大学生士兵。我并不了解参军前的他们,但日常交流中,我能感觉到他们的气质和作风与其他同学明显不同。那种雷厉风行的劲头,让我很受震撼。当时我就认定:“部队可以改变一个人。”

    我就是那个需要改变的人。从小到大我专注于学习,缺少历练,遇事有时会没有主见,身体也比较瘦弱。我的哥哥比我早一年入伍,身材比我壮实一圈的他,说自己差点连新训都没能扛过去。

    这反倒更加激起我当兵的愿望。咨询学校老师意见并征得家人同意后,我报名应征。和我同批入伍的北大同学有23人,其中6人在海军服役。得知自己将穿上海魂衫成为一名海军战士时,我的脑海里已经开始勾勒驰骋大洋、守护海疆的场景。

    然而,新兵连果然如哥哥描述的那样。起初,我的军事课目成绩没有一项及格:跑步被其他战友“套圈”,引体向上只能拉一个,投掷手榴弹总是在及格线前落地……更让我难以适应的是紧张的节奏。集合点名、整理内务、队列行进,我因为动作慢吞吞被批评了好几次。

    从校园走进军营,一切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思考方式都要切换到“部队模式”,那种从生理到心理去适应新环境的过程非常痛苦。在新兵连,没有人在意你来自哪里,成绩不及格就要加训加练,直到有个兵的样子。

    当炽热的理想遇到冰冷的现实,我也曾气馁过。一次,班长找我聊天,他说自己刚入伍时军事训练成绩也垫底,但一直没有放弃,总会在休息时间加练,后来一步步赶上甚至超过了战友。从那以后,我重新振作起来,不断向班长和战友们学习,刻苦训练,新训结束时所有课目都达到合格。

    下连后,我进入学兵连学习专业知识。第一次理论考试就给我浇了一盆冷水。那时我才明白,部队里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要求是“一字不差”,容不得一丝马虎。

    5个月后,我和新战友们道别,前往新单位。新单位,位置很偏,营区很小,附近荒无人烟。我一度想起《士兵突击》中的“草原五班”。

    一个更大的“打击”来了——我被分到了炊事班。刚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有些不敢相信:我是作为通信专业的新兵分到这里,怎么会变成炊事兵?

    巨大的落差让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我想起了“草原五班”,想起了许三多。环境和岗位不可改变,能改变的是态度,是行为,是自己。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作为一名士兵,要坚决服从命令,服从组织安排。既然这里需要一名炊事兵,我就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好恶得失,没有理由认为来自北大就不该去炊事班,没有理由认为专业不“对口”就是耽误了自己。

    如果灶台是我的战位,我一样要好好战斗。

    进炊事班之前,我最擅长的是煮方便面。穿上炊事班的“白大褂”,我才发现当一名合格的炊事兵比想象中难得多。我用了整整90天学习如何储存各种调料和食材,如何掌握熟练的刀工,如何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班长们手把手教我洗菜、配菜、切菜,边炒菜边讲解流程和注意事项,时不时给我上手炒菜的机会。万事开头难,当我认不清调料、控制不好火候时,班长有时也忍不住说我几句。不过,当我终于能炒好一道菜,战友们夸我“北大来的兵就是不一样”时,那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带给我发自内心的喜悦。

    从最初只能打下手到独立值班完成连队一日伙食保障,我练就了一手好厨艺,也得到战友的认同和赞许。那一年,我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拿到奖章的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吧。

    退役之前,曾有人问我有没有遗憾。我很认真地回答:“我唯一的遗憾,是两年时间太短暂。”在炊事班的日子,我经历了之前没有想象过的青春时光。因为远离城市,那里的夜空有无数的星星,晚上站岗的时候,能听到围墙外农田里此起彼伏的蛙鸣。与班长们聊天时我得知,单位刚建成时,除了营区的两栋楼房,四周一片荒凉。那时风沙很大,天空常年都是灰蒙蒙的。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荒地变成草坪,路边挺立着大树,晾衣房、篮球场等设施陆续建成。有位分队长告诉我,他的女儿7岁了,父女俩总共只相处了500多天。军人的平凡与伟大,如果我不来当兵,永远也不能真正了解到。

    如今我已脱下军装,奔赴人生的下一场“战斗”。别再问我“当兵到炊事班值不值得”,我只想说:“别人不来,我来了。我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

    这就是当兵的意义所在。

    本想收获一朵浪花,军旅却带我领略了一片海洋。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军营塑造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样子,也为新时代青年的价值标定了别样的高度。

    何处是吾乡?尽管家乡远隔千里,我们守护万家灯火,身后即吾乡;信仰相同的战友们汇聚于此,一起训练、一起生活,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向阳花木易为春”,如果向往阳光灿烂的日子,不妨当兵去,把“青春”二字写在祖国广阔的大地上。

    ——黎琪,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18级本科生,2021年至2023年服役于空军某部

    入伍之前,一位退役的学长送给我一句话:“到了军营之后要做到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忘掉你是一个北大人,第二件事是时刻记得你是一个北大人。”两年里,我常常品味这句话,越品味越觉得受益无穷。

    在部队,我看到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奋斗,见证了从日出到日落的坚守。在军营的每一天,我都告诉自己,每一件普普通通的事,也有做得好和做得更好的区别。打扫卫生、剪草、站岗……一件又一件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事,磨砺了我的心性,也让我的目光回到脚下这片真实的土地。摸爬滚打中,我感受到向下扎根的力量。

    ——周榕涵,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2018年至2020年服役于火箭军某部

    在戈壁荒滩上点燃篝火,在大漠沙海里培植胡杨,从军两载,我擦过车、扫过地、打过草。当我看到在我们的守护下,导弹在天空划出一道道最美丽的弧线,一切的艰辛都烟消云散。守望,在这里是抬头45度的仰望,是大地对天空的深情,是对辽阔长空平静安宁的期盼。

    “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如一本书中所言,你且努力,静待花开。两年军旅生涯,是磨炼,也是成长;是经历,更是财富。

    ——程海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8级本科生,2021年至2023年服役于空军某部

    制图:扈硕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这份心意,从宝塔山下送到高原上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