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不要老给下发通知“打补丁”
下发通知,别经常“打补丁”
■向 勇 刘长军
前不久,某部专门纠治机关通知“打补丁”的现象,赢得了一片好评。
“补丁”本意指为遮掩衣服或被褥上出现的破洞,使用小布块进行缝补。机关通知“打补丁”,是指一份通知下发后,再下发补充通知,对其未尽事宜进行强调,让基层在执行时反复折腾、重复工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不容忽视:一是机关对下级落实工作不信任,故对有关要求、注意事项等详加提醒;二是机关对通知本身不放心,生怕下级看不明白、不能全面领会意图。
细究起来,这背后反映的问题令人深思。有的机关人员久坐办公室,对基层情况掌握不够,在拟订通知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想不到位,只好通过补发文件、补打电话进行完善;有的拟制的通知“粗枝大叶”,未经严密思考、充分论证,导致落实出现梗阻,只能修正甚至推翻之前下发的通知;有的未起到“关闸分流”作用,对同一主题、同一事项的通知不加过滤,一转了之……
下发通知本是机关指导基层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体现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思考、统筹、预判、谋划等能力。而反复补发、追加甚至修改通知内容,不仅会降低机关的公信力,还会给基层造成混乱,影响各项工作落实。比如,有时一项工作,基层已按通知要求部署完毕,而上级补充通知一来,基层经常要重新来一遍,徒增不少负担。当然,对机关通知“打补丁”现象也要辩证地看,如果事态变化、事情紧急、确有必要,也情有可原。但基层官兵反映,大多数情况并非如此。
为基层减负不是一句空话,需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狠劲。希望各级机关严格落实《关于解决“五多”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规定》,真正树立起“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理念,安排工作任务多考虑基层实际、多从落实成效出发,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防止反复折腾、做无用功,不要老给下发通知“打补丁”。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