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青春中国,热血澎湃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7:26
导读:青春中国,热血澎湃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彭冰洁 “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夏日,青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一场表演“

    青春中国,热血澎湃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彭冰洁

    “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夏日,青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一场表演“火”上了热搜。

    退役大学生士兵刘金城登上舞台,将说唱形式融入经典歌曲《我的祖国》,讲述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事。他激情昂扬、铿锵有力的演唱,瞬间点燃现场观众的热情,让人们重温了70年前那场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

    “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模样”“军装配红歌,燃爆了!”……看到网友们的评论,曾在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服役的刘金城欣慰地说:“这首说唱作品创作的初衷,就是希望能用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形式,来铭记历史,传递爱国热情。”

    如今,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年轻一代,正逐渐变成讲故事的人,他们用新技术、新形式,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级讲解员,崔蕊最近却忙着“当演员”。

    今年以来,崔蕊和同事们深入挖掘重点文物故事,精心创排红色文物故事情景课《我们的军徽》,以诗歌朗诵、情景表演、乐器演奏等形式,让历史说话,让红色文物“动”起来。

    “寓情于景,育人育心。”观众们的这一评价,也正是这群年轻人追求的目标——“只有把红色资源激活起来,让红色历史鲜活起来,红色脉搏才能跳动起来。”

    从直播“云探馆”,到培养小小讲解员;从创作沉浸式情景党课,到发布以军史战史、武器装备为主题的创意短视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充分释放馆内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通过丰富的配套活动、文化产品,实现了红色文化与新时代青少年的“双向奔赴”。

    采访中,崔蕊为记者展示了一张珍藏在手机里的照片——漫天风雪中,观众们撑着伞在博物馆门口排队等待参观。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愿意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一个国家最好的风景,就是他们的年轻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我们惊喜地看到,以刘金城和崔蕊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正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红色火炬”——

    层出不穷的“红色剧本杀”广受年轻人欢迎,红色文化与流行文化兼容互通,掀起新的传播热潮;许多红色说唱作品广为流传,获得主流媒体点赞、转载;电视剧《觉醒年代》全网热播,让无数观众感动泪奔,“这盛世如您所愿”刷屏网络……

    一代代“后浪”自发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讲述者和传播者,传统的红色故事和厚重的历史文物,因此有了新表达。

    “197653,在那遥远的战场;197653,他们留下了希望;197653,他们留下了信仰……”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成都一所小学的舞台上,小学生们唱响歌曲《197653》,致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捐躯的197653名英雄儿女。一曲歌毕,10名身着戎装的志愿军老英雄登上舞台,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中,当记者再次看到197653这串数字,已然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仰望穹顶之上,英雄之名,灿若群星;群星之下,青春中国,热血澎湃,红色脉搏,跳动不息!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