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民兵挂钩联训联演
抓好民兵挂钩联训联演
■孙 强
俗话说,矛不磨不利,兵不练不强。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的重要支撑。为了进一步增强民兵支援保障打赢能力,应走开实战化挂钩联训联演路子,将民兵拉到对口支援保障部队联合演训场,让他们多闻些“硝烟味”,多听些“枪炮声”,从而磨练支前保障打赢的本领。
搞好协调对接。抓好民兵挂钩联训联演,前提是搞好与联训联演部队的协调对接。通过沟通协调,制定联训联演计划,明确联训联演的课目、时间、人数、地点,以及挂钩联训联演指挥机构的组成、责任分工、指挥关系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方面,双方要了解对方需求。首先,作为参训参演民兵要摸清支援保障部队的需求,熟悉所担负的支援保障任务、联训联演流程、协同保障方法等,搞好针对性训练,并准备好相应的物资器材,确保演训时与支援保障部队联得上、起作用。而相关部队则要了解民兵挂钩演训的课目,做好以演代训的教学准备工作,比如培训“四会”教练员、准备教学器材与物资以及训练场地等,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益。另一方面,建立会商机制,双方要明确联络人员,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挂钩联训联演遇到的问题,校正联训联演方向,提高联训联演质效。
突出重点演训。由于挂钩联训联演时间不长,演训内容多,必须突出演练重点,做到基础课目少练,打仗急需的课目多练,增强挂钩联训联演的针对性。一是重点演练支援保障急需课目。支援保障部队演训前提出的需求,在联训联演过程中要重点练、反复演,从最复杂、最困难、最严峻的情况出发,不断提高支援保障打赢能力。二是重点演练民兵训练短板弱项。在挂钩联训联演时,应着眼民兵挂钩训练课目,尤其是训练短板,搞好针对性演训,切实把短板补长、弱项补强。对于支援保障打仗急需的、民兵自身缺少教学资源无法组织训练的课目,要借助支援保障部队的优质训练资源,通过挂钩联训联演,把训练大纲规定的课目训全。三是重点演练协同支援保障内容。由于民兵与支援保障部队平时不在“一口锅中吃饭”,挂钩联训联演难免步调不一致。在联训联演时,应重点演练民兵支援保障的协同内容、协同方法、协同流程和指挥方法等,使参训参演的每支民兵分队、每个民兵都清楚,一旦遇有情况应当到哪儿去、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确保演训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抓好保障工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民兵挂钩联训联演工作,搞好保障是前提。一是搞好演训经费保障。应将挂钩联训联演经费纳入年初训练经费预算,提请地方财政部门统一解决,按标准落实好参演参训民兵误工补助费,保障好野外演训伙食,充分调动民兵参演参训的积极性。二是搞好物资装备器材保障。应根据支援保障部队提出的需求,提前准备好相应的物资装备器材,并了解熟悉联训联演部队武器装备,力求能够熟练操作及掌握其战斗性能。重点是要搞好通信装备保障。演训场上能否联得上,通信保障是关键。应建立多种通信渠道,确保参训参演民兵分队与支援保障部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为主动协同作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抓好安全保障。实战化挂钩联训联演,尤其是野外演训,安全风险系数高,要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人员管理、武器装备操作规程以及演练流程,确保演训安全有序。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