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警备区:一网全覆盖 民兵唱主角
一网全覆盖 民兵唱主角
——青海省西宁警备区创新方式方法建好民兵教育课堂
■本报特约记者 邓革虎
“我注意到,大家最近比较关注军事演习、军事冲突等国际热点问题。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9月5日,青海省西宁市民兵应急二连指导员王楷博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为民兵上形势战备教育课。
授课中,王楷博通过模拟不同国家“发言人”的形式,根据媒体有关报道内容,从不同视角陈述观点,透视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提高民兵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青年民兵具有思想多元、个性鲜明、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等特点,开展教育如果一味采取灌输方式,收效甚微。”西宁警备区领导说,“开门搞教育,让民兵登台唱主角,有利于教育取得实效。”
前不久,该市7支民兵应急分队参加上级拉动演练。演练间隙,野战宣传文化车电子屏幕前,一堂“微课”随即展开。市民兵应急营民兵李赟以“心系国防、有你有我”为主题,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和图文并茂的课件,为民兵上了一堂精彩的国防教育课。大家普遍反映授课接地气、有故事有案例,收获颇多。
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才能聚人气、有生气。针对民兵流动分散、聚少散多的特点,该警备区在整组点验、训练演练、执行任务等人员集中时机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网络平台,努力建好民兵教育大课堂,让生命线焕发生命力。
8月上旬,记者走进西宁市城西区人武部网络教室,区民兵应急连正依托自主研发的一站式教育平台开展线上学习。“终端直通街道社区、厂矿企业、民兵营(连)和民兵家庭,通过加载政工资源、发布重要信息、实施舆论引导等,让民兵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教育。”该区人武部政委党万洪介绍,他们建成多网并行、互联互通、全域覆盖的民兵政治工作网,开设教育专栏,设立在线论坛、留言信箱等,政工干部、网络通讯员等积极参与交流、跟帖留言,收集民兵思想动态,提高思想认识。
教育“准星”始终瞄准打仗“靶心”。2022年8月17日,大通县突降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情发生后,该警备区立即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奔赴一线参加抢险救援。任务重、时间长,警备区和人武部领导靠前指挥,以上率下,并利用任务间隙开展战地动员,鼓励民兵发扬老高原精神,克服困难打赢攻坚战。参加抢险救援的民兵备受鼓舞、斗志昂扬,连续10多天奋战在抢险救援一线,转移群众、排查险患、清除淤泥……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展现了新时代民兵的责任担当。
身边典型是最亮的“星”。2021年,该警备区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电视台举办“西宁民兵话小康”访谈节目,邀请5名民兵先进典型登台,讲述身边故事、分享工作感悟。直播实时点击率居高不下,网友纷纷留言点赞。今年,他们联合拍摄国防教育微纪录片《西宁尖兵》,进一步浓厚当民兵光荣的氛围。
9月初,该市民兵教练员集训考核前,民兵骨干集中观看国防教育微纪录片《西宁尖兵》。视频中,王楷博等3名民兵先进典型勇敢逆行的事迹,引发大家共鸣。民兵王琦说:“榜样就在身边,我们要向先进典型学习,练精专业技能,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