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划尽显老兵铮铮铁骨 一刀一凿传承中华木
退役军人、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家、揭阳工艺美术大师吴锐亮——
一笔一划 尽显老兵铮铮铁骨
一刀一凿 传承中华木雕工艺
■叶婷婷 王小平
凿子、锉子、刻刀……吴锐亮不断变换手里的工具,木屑点点飘落,宛如雪花飞舞。“我喜欢木雕。一雕一刻,像是在唤醒沉睡的时光。就像当兵一样,一招一式都是在磨砺自己的人生。”木雕工艺室内,退役军人吴锐亮正坐在工作桌前忙碌着,回忆起当兵的日子,平时不爱说话的他,声音语调略高了些,嘴角弯出一道弧线。
“我读高中时,3个堂哥先后参军入伍。他们身着军装的样子帅气得不得了,让我非常羡慕,我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去当兵。”2004年,20岁的吴锐亮决定去应征。
父母舍不得他远离家乡。“从小到大,我没吃过什么苦。但人生那么长,我想到部队接受锻炼。”就这样,“自讨苦吃”的吴锐亮做通父母的工作,带着对军营的向往,成为一名坦克兵。
“刚开始觉得苦,现在想来,即使是在冰天雪地里进行各种训练,也是一种幸福。”吴锐亮笑着说,“有一年除夕,轮到我站哨。在前往哨位的路上,透亮的月光洒在厚厚的白雪上,脚底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像是美妙的音乐……”
2005年底,部队组织坦克驾驶技术考核,吴锐亮凭借过硬的技能脱颖而出,成为参加考核11人中唯一取得“优秀”成绩的一位。这段经历令他至今仍津津乐道。
2006年,吴锐亮告别军营回到家乡。他的外公是潮汕地区颇有名气的木匠,受外公影响,吴锐亮带着一颗淬炼过的心,开启了木雕生涯。
木雕的枯闷与乏味让大多数初学者半途而废,但吴锐亮仿佛天生是做这一行的,很快就入了门。
“在我看来,做木雕和开坦克在某些层面极其相似。一方面,二者在动手之前都需要进行‘战术’准备,在脑海里构思出初步的完整画面,这样在实际操作时,才能保持手脑一致、有条不紊。另一方面,它们都需要综合型技能,比如优秀的体能、坚强的毅力、细致的观察等。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开坦克,还是做木雕,都需要高度专注,否则一个走神就可能出现严重失误。”吴锐亮坦言。
在木雕设计主题中,吴锐亮还融入开坦克的难忘经历。“就是想通过作品反映老一辈装甲人的精神,展现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风采。”吴锐亮表示。
为使木雕生动传神,吴锐亮坚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屏住呼吸精心雕刻,生怕呼吸太重影响下刀力度。凭着一股子韧劲,他的众多作品先后在国家、省市木雕精品展及各大博览会上摘金夺银,《母爱》《报喜》《耕耘》《关公》等作品让他在木雕艺术界崭露头角,两次被文旅部门评为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家。
一笔一划,尽显老兵铮铮铁骨;一刀一凿,传承中华木雕工艺。为让更多人了解木雕的魅力,吴锐亮用17年时间,把爱好做成专业,把专业做成精品。2018年,吴锐亮成立工艺美术生活馆,一边传承木雕工艺,一边传播潮汕工艺美术文化,吸引了更多对工艺美术感兴趣的退役军人加入。“随着更多老兵的加入,下一步,我们计划创作一些与国防相关的题材,更好地展现人民军队的精神风貌。”谈及未来,吴锐亮充满期待。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