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在哪里,精彩就在哪里
■罗嘉乐 艾宗兴
航天员费俊龙前不久荣获“二级航天功勋奖章”后,有记者问他,我国航天员的过硬素质是怎样练成的。费俊龙回答:“专业专业,就是要专。心驰银河,只为飞天。我们航天员的精力,几乎全部用在了航天事业上。”
无独有偶,近日,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28次参加比武竞赛23次摘金夺银的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副参谋长成林,在与刚到军营的新战友分享成长体会时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精力用在本职上,军旅人生自然精彩。”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精力所在就是精彩所在。古往今来,那些成就非凡的人物,尽管成功途径各异,但对事业投入主要精力是共同特点。要成为行业翘楚,就得“没日没夜地研究细节和发展前景”;要站上事业之巅,就得剪除杂念,一心一意往前冲。正如一位哲人所说:“要想事业有成,诀窍无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它上面就是了。”
有研究者对古今中外的200位科学家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相对于天赋,他们对本领域本专业持续深耕,精力不外移的精神更加可贵。”这个结论,印证了那句名言:“精力聚焦,才会燃烧。”
精力聚焦并非局限视野、固守一隅。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精力聚焦的本质是剪掉那些不必要的“枝丫”。它是静水深流、是淡然纯粹,彰显的是上进精神,展现的是踏实态度,体现的是人生智慧。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说:“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居里夫人的会客厅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陈旧的椅子,她最烦的是无聊的交际。自传《我的信念》中,居里夫人这样写道:“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我必须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上。”
精力聚焦,必须把握角色定位,分清“本”与“末”,摆正“责”与“好”。陈毅同志酷爱诗词,他的诗挥洒自如,别具一格。有人建议他出诗集,却被他婉拒。除了谦逊,最重要的原因是担心本末倒置,影响工作。闲暇时,他以诗人的敏锐捕捉时代喷薄而出的艺术灵感,但作为人民公仆,他理性地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火热的事业之中,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把精力用在本专业上,有利于以一当十。1943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毛泽东同志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的现象深刻指出:“只知道向他们要救国公粮,而不知道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去帮助群众解决他们‘救民私粮’的问题,然后仅仅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救国公粮的问题,那么,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
“责守明则谋政专,勤于正事必疏于邪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上海传出一则新闻,说古稀之年的巴金将大摆宴席庆再婚。绯闻何来?巴金检讨自己,那段时间他不断被邀请参加会议,频繁为人站台,根本不像个作家。随后,巴金在散文《结婚》中这样感慨:“一个作家的名字不署在自己的作品上,而经常出现在新闻中间,难怪读者们疑心他会干出种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来。人的精力,还是要用在本职上呀。”
1942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中写道:“伯承同志是勤读不厌的模范。”对此,刘伯承这样说,军人理所当然要把精力用在研究打仗上,要是用偏了,战士是会骂你的,敌人是会高兴的。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军人的第一身份是战斗员,第一职责是备战打仗。要想灭敌于战场上,须先把精力放在战场上;要想拒敌于国门之外,须先把杂念排除在心门之外。军旅人生,不为名利所绊,不为进退所忧,不为利益所扰,不为喧嚣所动,一丝不苟钻研战争,一门心思准备战事,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谋打赢上,真正做到我的战位我胜任、我的战位党放心,就一定会在时间深处留下闪光的足迹。
(作者单位:94106部队)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