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见微知著剔除不安全隐患
■程荣贵
实践证明,安全事故的发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稍不注意就会带来严重后果,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做好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树牢“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风险防控意识,强化“危险就在眼前、事故就在身边”的危机感紧迫感,主动培养“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遇有情况果断采取有效手段、迅速斩断危险源,努力打好事故防范主动仗,掌握安全工作主动权。
“海恩法则”告诉人们,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300起事故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预判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赢得工作主动的关键。很多重大风险的猝然降临,并不是人手不够、能力不强、水平不行,而是思想麻痹、警惕性不高、安全监管不到位造成的。抓安全管理工作,要善于从事物的征兆和事故苗头中发现隐藏的重大风险,从小事中抓住问题的要害,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上探索规律,通过关口前移、风险防控等手段的实施,摁住问题的咽喉,使安全隐患起于萌又止于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努力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财富,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现实中,分析一些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很多是风险防控意识不强造成的。有的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是工作警惕性不强,还有的是安全措施不力,等等。归根到底,主要还是人的重视程度不够所致。事实上,安全风险意识强,有可能规避安全事故;安全风险意识弱,就可能为事故案件付出代价。当前,部队大项任务多、演训任务重,安全保障、人员管理、防范事故压力大,作为主抓安全工作的部门和个人,如果对一些事故苗头、案件诱因置若罔闻、置之不理,仍然以会代查、以罚代法,不能做到领导心中有“危”、机关脑中有“忧”、官兵眼中有“戒”,在安全风险防控上就谈不上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就可能会丧失安全风险防控的主动权,导致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抓部队安全管理,要在风险防控上当好安全隐患的“吹哨人”。各级应严格落实管行业、管业务、管任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无论是安全管理、预防犯罪,还是安全保密等,都要形成体系、一体推进。要抓关键人,掌握事故诱因规律,善于见微知著,从看似不起眼的倾向性问题入手,切实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举一反三,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果断消除事故发生苗头。对单位情况、安全底数、事态变化,要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对不托底的人和事,要经常敲一敲安全警钟、念一念安全“紧箍咒”,把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做出质感、做出温度,切实打牢思想根基;要警惕和纠治松、散、软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工作闭环,常态落实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官兵辨识风险、规避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从成功中查找不成功的因素,从落实中查找不落实的原因,从安全中查找不安全的隐患,通过下实功夫、真功夫、长功夫,以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清除隐患不收兵的态度,切实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战斗力提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