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红松林的“绿色哨兵”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5:20
导读:红松林的“绿色哨兵” ——黑龙江省伊春市民兵投身造林护林纪事 ■黄 亮 本报特约记者 陈立涛 今年9月,习主席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做到

  红松林的“绿色哨兵”

  ——黑龙江省伊春市民兵投身造林护林纪事

  ■黄 亮 本报特约记者 陈立涛

  今年9月,习主席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决不能让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之功毁于一旦。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广大民兵争当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编 者

  黑龙江省伊春市,一座位于小兴安岭腹地的森林城市,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秋风吹拂,一排排高大的红松轻摇针叶,松涛阵阵、狍鹿呦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呈现在眼前。

  10月下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黑龙江省伊春市民兵造林模范张英善放心不下呵护了几十年的林木,冒着寒意,来到乌马河林区查看。67岁的他脸上皱纹纵横,这是植树造林半辈子留下的痕迹。

  登上瞭望塔,眺望一望无际的松林绿海,张英善不禁感慨:“今年9月初,习主席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决不能让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之功毁于一旦。习主席的叮嘱让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造林护林的干劲更足了。”

  “当年为了在荒山上种树,很多民兵动员全家齐上阵,扛着树苗上山挖坑栽树……”20世纪80年代初,伊春军分区打响了植树造林大会战。回忆当时的情形,张英善的眼眶湿润了。在军分区号召下,官兵和民兵发扬“北大荒”精神,天当被、地当床,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奋战,硬是在一座座荒山上植下一片片新绿。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当年的民兵如今年事已高,种不了树护不了林,就动员儿子、孙子来接班。民兵张林就是“林三代”,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操控无人机勘察林木生长状况。无人机航拍信息实时回传,清晰的影像不仅能精准捕捉火灾隐患,还能立体反映林场全貌。“我出生时正赶上植树造林大会战,作为民兵的父亲便为我取名张林,希望我走到哪里也不忘自己的根是在林区。”张林笑着说。如今,张林已加入民兵队伍,接过了父亲造林护林的“接力棒”。在伊春,护林“父子兵”、祖孙三代接力绿化的故事还有很多。“入队前,父亲告诉我,当兵扛枪是保卫国家,当民兵植树是守护家园!”张林朴素的话语透露出一代代护林民兵的心声。

  近年来,军分区陆续成立多支民兵护林生态管护分队,并与地方应急管理部门联合,依托天眼卫星、无人机、机动巡逻队、森林防火观察哨,打造空中与地面全天候、立体式火情监测网络,并为每支民兵护林生态管护分队配发卫星通讯电话、指挥帐篷、风力灭火机、直流开关水枪等装备。说起这些,张林满脸自豪,“有了科技的加持,护林防火效率更高、管控手段更强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过去,我们靠双脚巡山,现在有无人机巡山。”张英善介绍,每年植树季,民兵都会带动植树造林志愿服务队、企事业单位投入“植树会战”。随着伊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里已有1390多种植物,6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260多种鸟类,300多种野生药材,原先濒临灭绝的多种野生动物种群也得到恢复繁衍。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该军分区领导说,我们将牢记习主席的殷殷嘱托,以更加奋发有为的面貌造林护林,干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