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安全工作务必做好调查研究
抓安全工作务必做好调查研究
■程荣贵
习主席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安全工作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贵在常抓不懈,难在落实经常。要确保部队有效抓好安全工作,就要认清形势、尊重规律,针对一些容易忽视的“死角”和“盲区”,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准问题产生的关键要害,拿出切实管用的对策措施,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安全发展。
紧盯症结细致调查。安全工作头绪多、构成杂、预测难,隐患无时不在。开展调查研究,不在于搞多大规模、闹多大动静,关键是要深入细致,切实把问题抓准、情况摸实。一要紧盯问题。要想在安全问题发生前及早发现征兆、敲响警钟,需要先把问题产生的原因搞清楚,然后再对症下药。有的调研习惯于蜻蜓点水,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没有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事故的源头、隐患的盲区,这是抓安全工作的大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深入困难较多、官兵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一线部队去调研,遇到问题不能只做材料统计员、不做情况分析师,要以扎实认真的态度、深钻细研的作风,通过严谨细致的调查分析,帮助部队理清思路、找到方法、破解难题。二要实事求是。研究问题、制定政策,不能刻舟求剑、闭门造车,要在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和专业性思维,明晰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调查研究要端正政绩观,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围绕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流程、风险评估等方面,找准部队安全工作的难点堵点卡点。三要客观分析。要不断锤炼分析问题的真功夫、细功夫,持续提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能力水平,把制约安全发展的“瓶颈”摸清楚、搞准确、研到位。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症结,力争不放过一个盲点,不留下一个隐患。
注重效果科学调查。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无论干什么工作,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破解难题、铲除障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要深入群众。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开展调查研究,不能只坐在办公室打电话、要情况、听汇报,要切实到部队、到基层、到群众中去,与官兵同坐一条板凳,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虚心听取他们对抓部队安全工作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掌握全面、丰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二要关注末端。实情往往在基层、在一线、在末端。开展调查研究,不管是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悦耳的表扬和刺耳的批评都要听。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领导和机关要抓好督导,看看措施办法跟上了没有,通过严抠细查,保证整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自身能解决的问题要定人定责、分类归口,及时整改到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要逐一研究替代手段和保底措施,切实守牢安全底线。三要系统梳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抓安全工作,要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统筹兼顾,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化解矛盾要做到系统思考、全局谋划,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透过现象看到事故的本质;问题无论大小,只要一经发现,就要打包归类、认真分析、集中研究,尽快找到破解的办法和路径。
切实以调查促安全。抓安全工作,既要做好调查研究的“上篇文章”,更要做好抓落实的“下篇文章”。应针对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采取切实管用的方法手段,有效破解难题、消除安全隐患,实现以调查促安全。一要群策群力。在难题破解中,要鼓励大家参与、集思广益,把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可能突发的各种情况问清楚、研究透、搞明白。根据调研情况所得,制定科学管用、长期适用、符合实际的对策措施,真正把广大官兵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始终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情况分析和安全管理上来。二要科技兴管。事故的发生,一般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引起的。在安全隐患排查和事故预防上,可通过引用安装高科技设备,及时发现事故征兆、处理突发情况,使各级能从平常中发现异常、从有利中看到不利、从安全中预见危机。三要强化监督。消除安全隐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全时段、全方位、全体官兵的监督。通过建立安全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严格检查任务的筹划、展开、收尾工作,让事故苗头无处藏身。要充分发挥安全工作网络、安全工作骨干作用,及时消除隐患、根治顽症,营造人人尽责保安全、人人履责抓安全、人人守责固安全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