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作战模式探要
所谓“订单式”作战模式,是以网络信息系统为关键支撑,分布在多维空间内的作战力量发布攻击任务订单,系统核对订单,指挥员根据目标距离、装备情况分配订单,各分队也可以获取共享订单信息后主动接单,从而高效完成各项任务的一种作战模式。探索基于订单的作战模式,有利于加速推进体系联动融合、人机交互作战、自主协同攻击,对于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全域信息网络是前提。联合作战体系更加强调网络支撑、信息共享、即时聚优。分散配置的战场传感器、作战力量和武器平台基于各种信息链路成为网络信息节点,情报信息、任务指令、战况态势和战果信息均可以在全域联通的战场网络中交互共享。构建网络信息体系,需要采用统一规范的网络协议、数据格式、通信方式和安全要求,贯通军种壁垒、衔接作战单元、满足全域覆盖。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可以快速收集分析信息,及时将可用信息加工转换为数据指令,在网络云端发布任务,也可以监控战场态势、感知行动效果、调配力量资源。作战单元可以依托软件客户端进行“接单式”任务选择,最大限度地降低力量内耗,形成局部最优作战能力。
感知共享实时态势是基础。情报信息的质量和获取效率,往往直接影响着作战效果。在全域信息网络的支撑下,卫星监控、空中预警、海上探测、地面感知等多域多维多元预警侦察手段,能够全景式感知战场态势,实时获取情报信息,高效处理融合各类信息,同步接入综合态势图,及时更新敌情变化、需求目标状态、打击毁伤效果等信息。情报信息通过加密数据链,精准推送给分布于各领域、全纵深的作战单元末端,并根据目标状态不断更新坐标,为战场派单引导火力打击提供“千里眼”。
智能计算规划任务是关键。面对多渠道获取的海量情报信息,智能算法可以快速进行情报处理、智能决策、指挥控制、评估推演等,辅助指挥员和作战单元依据就近原则和效益原则,迅速决策编组方案,选择合适的火力,确定打击时序和射击诸元,向分散部署、权限不同的火力单位下达指令,从不同方向对同一目标实施打击。运用AI识别功能还可以寻找敌方高级指挥员、装甲车辆、火炮阵地、无人机等重要目标,评估可用能力的成本和收益,帮助指挥员作出明智的选择。“订单式”作战模式使传统的“金字塔”型指挥结构更加扁平化,信息直达一线,作战末端如同“分布式大脑”,“OODA”环能够实现从订单发布到击中目标的瞬间传递,从而有效完成“发现即摧毁”任务。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