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为爱发电”爱心不断线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张昊旻
夜深了,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活动中心的灯仍然亮着。队长吴旭还在和服务队骨干一起,在志愿服务计划表上圈画。
“有几个留守儿童这周末得去看看”“正好,我带几个青年志愿者,帮孩子们辅导一下家庭作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待办事项一一记下。

①志愿服务队队员组织青少年国防教育讲堂。
②志愿服务队队员为留守儿童发放学习用品。
本文图片由志愿服务队提供
2017年,从海军某部转业的吴旭召集22名退役军人成立五大连池市“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他们不仅帮我解决了许多生活上的困难,还弥补了孩子从小缺失的爱。”提及这支志愿服务队,受助儿童小唐的奶奶充满感激。小唐先天残疾,父母离异后,他便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2018年,小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由于奶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他只能每天拄着拐棍独自上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志愿服务队制订了长期帮扶计划,安排成员轮流接送小唐上学放学,帮他辅导功课,陪他聊天做游戏。5年来,不管工作多忙,吴旭每周都会上门看望孩子和奶奶。
该志愿服务队的足迹遍布当地大街小巷:到团结乡永安村看望留守儿童,到五大连池市第三小学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到建安社区慰问残疾儿童……
“在长期接触过程中,受助儿童把我们当成了朋友甚至是家人。”吴旭告诉记者,6年间,志愿服务队的善举让爱心不断传递,一些军属、社区工作者和受助学生纷纷自愿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服务队人员数量扩大到了102人。
孙海燕就是其中一员。“我的父亲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我的儿子也是一名军人,我对老兵这个群体有着特殊的感情。现在,我也加入了这个温暖的集体。”孙海燕说。提起孙妈妈,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无不竖起大拇指。50多岁的孙海燕晚上在烧烤店务工补贴家用,白天则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队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孙妈妈影响下,她的儿子孙前程退役后也加入了志愿服务队,“母子同上阵”成为服务队中的一段佳话。
腾跃20元、崔海燕300元、许刚50元……在志愿服务队为贫困孤儿送温暖活动捐款人员名单中,记者看到了大大小小90余笔捐款。“志愿服务队大部分队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很多志愿活动的经费都是靠大家募捐的,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我们是在‘为爱发电’。”吴旭介绍,6年来,“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捐资助学活动20余次,帮助4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与60余名留守儿童建立长期帮扶机制。
近日,志愿服务队遴选队员成立国防教育讲解团,组织五大连池市第三小学学生到朝阳山抗联教育基地学习东北抗联精神。吴旭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在解难帮困和精神培塑两端同向发力,通过祭扫烈士陵园、拍摄宣讲视频等方式,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