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淬炼“件件苦处要当身先”的作风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4:25
导读:艰难困苦的强大力量,就需要带兵人展现身先士卒的带动作用,不仅在作战中不畏生死、挺身向前,而且在平常时候能够带头刻苦训练,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真正做到“件件苦处

  ■郭 川

  “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身先士卒、立身为旗,历来是治军带兵的关键所在。明代军事家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有言:“为将之道,所谓身先士卒者,非独临阵身先,件件苦处要当身先。”这句话道出了身先士卒的要义和真谛,对于今天的带兵人怎样更好以身作则也具有启示意义。

  自古军旅多艰险,从来为武少安闲。军事职业从来就与安乐和舒适无缘,而总是充满了艰苦的训练、生活和作战等“件件苦处”。要形成战胜艰难困苦的强大力量,就需要带兵人展现身先士卒的带动作用,不仅在作战中不畏生死、挺身向前,而且在平常时候能够带头刻苦训练,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真正做到“件件苦处要当身先”。平时连着战时,官兵平时能够同滋味,战时才能共患难;上下平时能够同甘苦,战时才能共安危。古往今来,那些优秀将领无不深谙此道,他们既能在作战时奋勇争先、艰苦拼搏,也能够在训练和生活中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从“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的吴起,到“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舍”的韦睿,再到“与士同饥寒劳苦”的狄青……他们都以“件件苦处要当身先”而赢得部属信任和拥戴,屡立战功、卓有建树,成为一代名将。

  群雁高飞头雁领,率先垂范士气凝。井冈山时期,红军生活艰苦,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部队吃粮要下山去挑。从山上到山下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在这种情况下,朱德经常跟战士一道翻山越岭,挑担运粮,官兵们知道后倍受鼓舞,并留下了“朱德的扁担”之美谈。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所在部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正是因为各级带兵人平时坚持与部属同滋味、共甘苦,战时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上”,我军才始终保持了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不容忽视的是,现实中一些带兵人“件件苦处要当身先”的意识存在偏差。有的认为打仗时能冲锋在前就行了,平时没必要那么较真,以致训练中遇到苦累绕着走;有的生活上怕艰苦,吃小灶、搞特殊;还有的工作怕辛苦,面对任务拈轻怕重、挑肥拣瘦。“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对于各级带兵人来说,“件件苦处要当身先”是一种品格和作风,也是一种示范和引领。尽管当今时代部队的武器装备、作战样式和官兵成分等已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但“件件苦处要当身先”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习主席指出:“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这是一种有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面对艰巨繁重的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各级带兵人敢担当、能吃苦,就是对官兵最有力的动员、最有效的引领。在刻苦训练中“当身先”。军事职业的一大苦处是训练之苦,不仅要流血流汗、掉皮掉肉,而且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要激发部属刻苦训练、精武强能的热情,离不开各级带兵人不怕吃苦、带头参训。必须强化“练兵先练将,强军先强官”思想,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带头苦练本领,下功夫解决“两个能力不够”“五个不会”等短板弱项,努力成为带兵打仗的行家里手。在艰苦条件中“当身先”。军事职业的“苦处”不仅体现在战时战场环境的恶劣,也体现在组织演训、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条件的艰苦。面对艰苦条件,各级带兵人必须带头吃苦不言苦,像古人说的那样,“暑不张盖,寒不被衾。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始终与部属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确保部队士气高昂、官兵斗志旺盛。在遂行任务中“当身先”。无论是遂行作战任务还是非战争军事行动,部队都会遇到各种“苦处”和风险,尤其需要各级带兵人强化表率意识,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发挥好“领头雁”和“主心骨”作用中,筑牢上下生死与共的“情感基石”,激发官兵“可与之赴深溪”“可与之俱死”的血性胆气。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涵养容人之气度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