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军校故事丨二〇二四,朝着热爱和梦想出发
新年致读者
■卫雨檬
怀揣温暖和希望,新的一年我们如约相见。
回眸2023,在中国军校的舞台上,我们看到追梦人奋斗的身影——
过去的一年,学员们在训练场挥汗如雨,向一项项纪录发起冲击;实验室里全神贯注,为科研事业不断求索;竞赛场上比拼智力,在挑战自我中创造奇迹……
过去的一年,来自多所海军院校的学员和官兵,搭载戚继光舰完成远海实习和访问任务。航行1万余海里,学员们在远海大洋留下壮丽的青春航迹。
过去的一年,中国军队院校以开放之姿欢迎世界来客,海军潜艇学院、空军工程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相继承办国际学员周活动。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中国军校学员展现着从容与自信,践行着使命与担当……
在奔流不息的时光里,我们捕捉感动和力量。日历翻过的每一页,都记录着军校人拼搏的样子。走出校园,年轻的学员们背上行囊、共赴山海,坚毅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拔节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我们与你共同见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024年,跟随军校人奋进的步伐,“中国军校”将继续用心记录、真诚讲述一个个军校人的故事,为大家带来更多新鲜、专业、深度的报道。
沐浴晨光,再次出发。愿我们不负韶华,勇毅前行,在追梦的道路上绽放青春光彩。
二〇二四,朝着热爱和梦想出发
跟着军舰远航
■李 芮 庞昌凯
海军勤务学院学员张向远进行绳网训练。王 宁摄
翻开崭新的日记本,海军勤务学院学员张向远在扉页上写下新年愿望:“上军舰,去远航!”
这是张向远从读军校开始就埋下的一颗梦想种子。如今,距离这颗种子发芽还有半年时光——毕业后到舰艇部队任职,是他一直以来的向往。
指尖抚过字迹,张向远脑海中闪过初次实习的一幕幕。浪花拍打着海岸,数艘气势磅礴的军舰整齐地靠泊码头,在余晖的映衬下格外威武雄壮。
“上舰,是每名水兵的梦想。要想跟随军舰驰骋大洋,就要练就抵抗风浪的本领……”刚到实习岗位,带教班长的叮嘱还在耳边,张向远就遇到了第一个挑战。
一个个复杂的操纵面板、一列列纷繁的指示灯,在张向远眼中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明明之前在书本上都见过,实际操作时却慌了神。
“请利用所学知识给大家讲解一下保障装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面对班长突如其来的考查,张向远面露难色,讲解得磕磕绊绊。
实际操作时无从下手的窘境,让张向远意识到,想要真正掌握保障技术,不仅要读好课堂上的万卷书,还要行好实践中的万里路。
为了弥补短板,张向远积极查阅资料、研习装备性能,经常向班长和教员请教遇到的问题。他知道,通往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不仅要稳扎稳打,还要戒骄戒躁。
一次实践课,教员让张向远进行某项保障任务操作示范。“这个操作我做过,难度不大,肯定可以轻松拿下。”沉浸在曾经成功的喜悦中,张向远草草完成了任务。
“实际操作中有不少漏洞,这么敷衍的态度,以后怎么能上舰!”教员严厉地说。
看着教员失望的表情,张向远心里五味杂陈。他不理解:“过去的成绩也是自己通过努力一点点获得的,为什么此刻不仅发挥不出优势,反而阻碍自己前进?”
似乎看出了张向远的困惑,教员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当下的奋斗。”
课后,张向远反复揣摩教员的话,认真总结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仔细归纳教员讲解的重难点内容,将原理和实操融会贯通……
行动,决定脚能踩多深;态度,决定路能行多远。专业实习总结会上,张向远作为优秀学员代表进行汇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次实习让我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与实操实训相结合,更教育我要扎扎实实走好脚下每一步。”他笃定地说。
实习结束,回到学校的张向远调整学习模式、制订学习计划,不仅在学业和军事训练上取得突破,也在创新竞赛中斩获佳绩。
每执行一次任务,都是一次全新的出发。新的一年,张向远凝望深蓝的目光更加坚定。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展望明天,他信心满怀。
驾着战鹰翱翔
■刘 佳
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学员驾驶战机升空。张明明摄
冬夜,寒风呼啸。换上飞行服,空军航空大学学员程穆润泽径直前往图书馆。
图书馆大厅,摆放着数台飞行模拟器。程穆润泽进入座舱,启动飞行模拟器。在难度更大的夜间模式下,他神情专注,一边目视仪表,一边手脚熟练配合。
平时自主时间,程穆润泽最常做的事,就是在模拟器上训练。对他来说,新一年的目标,无疑是顺利通过单飞考核,可以早日驰骋蓝天。
2022年,作为首批由运-20运送报到的新生,满怀热爱的程穆润泽走进军校,如愿成为一名飞行学员。激动自豪之余,高强度的新训让他感受到自己与合格飞行员的差距。过去的2023年,他更经历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
野外综合训练,程穆润泽和战友们进行200余公里徒步行军,同时完成多项军事训练。每当精疲力竭时,他的耳边总会响起一声声鼓励,身旁总会出现战友支撑的臂膀……砥砺前行的过程中,他们坚定着内心信念。
结束模拟飞行后,程穆润泽心情愉悦,哼着歌向宿舍走去。
“蓝天召唤我,蓝天期待我。召唤我的坚定,期待我的执着……”校歌《蓝天召唤我》的熟悉旋律,将程穆润泽的思绪带回到去年举行的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作为学校蓝鹰合唱团的一员,他和战友们纵声高歌,向前来参观的人们展现飞行学员的风采。迎着观众投来的热切目光,他感到十分自豪,也认识到身上的使命之光荣,责任之重大。
作为一名军人,程穆润泽对身份的转变与认同是潜移默化的。2023年暑假,他来到位于北京的中国航空博物馆。
伫立在“英烈墙”前,凝视那些背靠青山、望向天空的飞行员头像雕塑,程穆润泽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那一刻,他萌发出像前辈一样为航空事业奋斗终生的愿望。
开学后,程穆润泽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和训练。课程学习,他主动找寻更多专业资料进行“充电”;体能锻炼,他运用科学方法,不断强化短板弱项;业余活动时,他尝试参加算法程序设计等竞赛,在与战友的切磋中开阔眼界、提升能力。
回想过去一年,程穆润泽脑海中最深刻的画面,是他首次以战斗员身份飞上蓝天。
去年9月,在经过一个月的地面伞训后,程穆润泽进入实跳阶段。那天,高空万里无云,舱门口的风很大,他不自觉地紧闭双眼。纵身跳出舱门的一刻,失重感让他的心脏猛地一坠。
“1,2,3……”程穆润泽在心中默数。
“砰!”一朵应声而开的硕大“伞花”绽放在头顶。“金色的朝霞在我身边掠过,脚下是一片锦绣河山。”程穆润泽感叹,这是他与天空的一次短暂拥抱,驰骋天际的感觉是如此美妙。
告别过去,心怀畅想,程穆润泽浑身充满了力量。
迎着曙光前行
■李 智 刘明宇
武警工程大学学员高建宇在自习。雷 炟摄
2023年末,武警工程大学学员高建宇结束了一场“鏖战”。走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笔试考场,他长出一口气。
望着冬日高远的天空,高建宇许下了新年愿望:“希望自己能够考研成功。”过去几个月的日日夜夜,他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咱们指挥类学员,也可以在校直接考研啦!”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高建宇几乎没怎么犹豫,便下定了考研的决心。
面对种类繁多的学科和方向,高建宇经过仔细考量,最终选择了军事智能专业。
这之后,高建宇就开始了看似重复却极具挑战的每一天。
每天早起40分钟,是高建宇给自己定下的计划。他想利用早上最清醒的时间背记单词,这样能够提高效率。“最难熬的是降温后还没送暖气的那段时间。”高建宇说。
午休时间,高建宇会用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到了晚上,他“主攻”数学和专业知识,跟着视频课一边学,一边做题。为了多挤出一点时间复习,以往最期盼的周末外出,也被他果断舍弃。
“我其实是一个喜动不喜静的人。”为了锻炼体魄,高建宇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习武,在地方大学读书时,他还是武术俱乐部的“武教头”。后来他参军入伍,也因为体能基础好,被选为特战队员。
经历过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挑战过让人闻风丧胆的“魔鬼周”,高建宇不怕吃苦。但他说,考研的苦和特战的苦,还是不太一样。
“以前无论什么困难,都有战友一起扛;考研时的问题,往往只能独自面对。”高建宇说,2023年11月底的那段时间,是他压力最大的时候。越是临近考试,他越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复习好,哪怕是一道难题没做出来,他都会格外沮丧。
“要不还是放弃吧。”高建宇情绪低落。
2023年12月1日,没有如往常一般早起,高建宇卡着点起床,准备去站哨。他换好衣服,向大门走去。
黎明时分,天色未亮。苍劲的北风裹挟着片片雪花,打在了高建宇的脸上。尽管戴上了棉帽、套上了护面,还穿着厚厚的军大衣和防寒作战靴,但冷意还是从四面八方向他袭来。
雪花被呼出的热气融化,化作冰晶挂在了高建宇的睫毛上。冰冷的空气吸进鼻子,格外刺疼。
坚持,是站哨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教给高建宇的道理。
凛冽的寒风中,笔直的身影始终站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看着天边逐渐升起的曙光,高建宇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坚持下去,你也会迎来考研路上的那道‘曙光’!”高建宇对自己说。
重新振作起来的高建宇又奋战20多天,顺利参加了研究生招生考试。
时光奔流不息,追梦步履不停。笔试结束的第二天,高建宇像往常一样早起。“等年后出了成绩,再准备复试可就来不及了。”他一边想,一边向自习室走去。
天山脚下还飘着雪花,北风也依然凛冽,高建宇心里却很温暖。2024年,走在通向梦想的道路上,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
向着梦想奔跑
■孙顾峰
陆军工程大学学员贾贝参加定向越野比赛。成宇龙摄
走进学员队荣誉室,陆军工程大学学员贾贝打开展柜,将一枚奖章放在了一柄锋芒锐利的“精武之剑”旁。
全军院校“强军杯”定向越野比赛基础技能个人赛第一名、“精武-2023”军事比武竞赛野外综合竞赛第一名……回顾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贾贝满怀信心许下新年愿望:成为一名素质过硬的带兵人。
2024年,贾贝将要毕业,投身基层部队。几年前,从跨入军校大门的那一刻起,他深知,只有自身素质过硬才能带出好兵。看到赛场上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贾贝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我要参加精武竞赛!”
备赛,是一个每天都在向前奔跑、每天都在成长进步的过程。
地图标绘,一张接着一张;据枪瞄准,直到双臂发麻;战术训练,伤疤反复开合……为了使体能和技能快速提高,贾贝一刻不敢懈怠。
然而,比赛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定向越野迷失方向、手枪射击晃动脱靶……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没有阻碍贾贝的脚步,他依旧不懈努力。
时光奔流向前,3年多的坚持与积淀让贾贝多了一份自信与从容。2023年10月,他再次逐梦精武赛场。
比赛现场,连贯作业5个多小时后,在攀爬被队员们称为“绝望坡”的五峰岭时,体力严重透支的贾贝险些晕厥过去。
跟随裁判提议换人,贾贝坚决不同意。“我是导航员,我不能倒!”他发出一声呐喊,深吸一口气,再次挺起腰杆,向前跑去。
“步履不停,必将抵达终点。”举起象征着精武竞赛最高荣誉的“精武之剑”,贾贝激动得热泪盈眶。
精武竞赛落幕,贾贝又奔赴“强军杯”定向越野比赛,和全军院校的精英们同台竞技。
赣北某地,水网稻田交织、荆棘丛林密布,寒风顺着衣领灌入脖颈,正在标定地图的贾贝不禁打了个寒颤。
伴随一声长哨,战斗正式打响。丛林深处雾气弥漫、一个个矫健的迷彩身影在山间不断穿梭、攀登……
贾贝和几名战友,行进在一条杂草丛生的小道上。突然,一道落差近3米的沟壑横亘在面前,拦住了他们。确认方向无误后,贾贝猛一咬牙,果断带头跳了下去。
落地缓冲后,正欲起身的贾贝突然一个踉跄,小腿开始剧烈抽筋。掰住脚尖、进行简单拉伸后,他忍着疼痛继续前行。
奔跑、再奔跑,向前、再向前……在距离终点还有3公里的岔路口,贾贝成功与小队其他成员会合。他们相视一笑,向着最后的目标点全力冲刺。
夕阳下,贾贝奋力奔跑的身影再一次被定格。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贾贝与队友们紧紧相拥在一起。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过去一年,贾贝在逐梦的旅途中焕发光彩。新的一年,他将在梦想征途上加速奔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