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智能化战争演进的四个“革新”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3:37
导读:智能化战争演进的四个“革新” ■崔 潇 高 岩 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进步及广泛应用,战争形态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考察战争形态的演进,关键在于把握由量变到质变的

  智能化战争演进的四个“革新”

  ■崔 潇 高 岩

  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进步及广泛应用,战争形态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考察战争形态的演进,关键在于把握由量变到质变的“奇点”,即武器更新、理论创新、力量鼎新、样式迭新牵引驱动下的“革新涌现”,最终实现体系化作战能力的跨越。

  技术革新是武器更新的先决条件。作战武器的更新,是战争形态演进的直观标志,技术革新是其先决条件。技术革新是工业革命、军事革命的原动力。从社会形态发展角度看,科技是促进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关系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不断演进。人类以什么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方式打仗。科技也是推动武器装备更新、战争形态演进的原动力。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不断发展,聚焦新域新质高技术作战武器的变革、颠覆与重塑,是战争形态向智能化演进的物质基础与外驱动力。

  思维革新是理论创新的关键要义。作战理论的创新,是战争形态演进的主观体现,思维革新是其关键要义。清末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表明,技术先进的“坚船利炮”,挽救不了思维落后的“大刀长矛”。制胜现代战争,必须重视思维革新,实现基于现实威胁被动应对到基于未来能力主动设计战争的跃升,牵引作战理论创新建设。未来战争形态变革,正在从武器平台的“硬件”革新向信息系统的“软件”革新过渡,思维革新作为隐性因素,引导软件技术创新、引领系统理论突破的作用愈发明显。

  体制革新是力量鼎新的顶层设计。作战力量的鼎新,是战争形态演进的现实反映,体制革新是其顶层设计。纵观世界军事史,从大刀、长矛加步枪的单一步兵,到炮兵、工兵、装甲兵等多兵种发展,再到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力量调整背后的体制革新步伐从未停止过。当前,无人化智能化装备的快速发展,必将推动体制革新进一步深化。为此,应紧跟作战装备和理论的智能化进程,科学合理地设计无人化智能化作战体制革新。

  战法革新是样式迭新的实践探索。作战样式的迭新,是战争形态演进的具体呈现,战法革新是其实践探索。从冷兵器时代的阵式作战、热兵器时代的散式作战、机械化时代的合同作战到信息化时代的联合作战,作战样式的迭新与战争形态的演进始终密切相关。在智能化战争中,如何将智能指挥决策、分布式集群作战等具体化为成熟的作战样式,需要深研其战术战法应用问题。如智能指挥决策中,摒弃机械化时代依靠有限信息个人直觉判断的经验主义,打破信息化时代基于网信系统量化情报参考辅助决策的思维定式,探索“智能决策辅助、人机协同决定”“智能自主决策,人为施加干预”等各种人机协作新模式。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武警桂林支队:无惧严寒,雪地练精兵!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