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教授史玉敏:探索创新教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3:29
导读:——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教授史玉敏探索创新教学法纪实 ■任剑翔 韩晓东 吴 双 【人物小传】史玉敏,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某教研室教授、文职人员,先后获得全国

  三尺讲台天地宽

  ——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教授史玉敏探索创新教学法纪实

  ■任剑翔 韩晓东 吴 双

  【人物小传】史玉敏,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某教研室教授、文职人员,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军队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被评为“四有”优秀文职人员、优秀教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前不久,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某教研室教授、文职人员史玉敏开始讲授某课程。这次授课,她并没有站上讲台。

  只见史玉敏和学员们围坐桌前,用兵言兵语讲述兵情兵事,学习讨论氛围活跃热烈。“晦涩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案例典型具体真实,让人印象深刻。”在场的教学督导专家们频频点头,不约而同给出“优秀”的评价。学员们都说,上史教员的课一点都不枯燥。

  其实史玉敏的课,是一门只有15名学员学习的“小课”。一堂“小课”缘何得到如此大的肯定?这离不开她10余年如一日教书育人的真情倾注。

  2007年,怀着对部队的向往和对教学工作的热忱,史玉敏加入军校教员队伍。初来乍到,她没有教学经验,所教课程与所学专业也不完全对口。“要想赢得学员尊重,必须得有几把‘刷子’。”她在参加新教员培训、经验交流会之余,有机会就主动向全校优秀教员请教,有时间就去他们的课堂旁听。回到办公室,她一遍遍进行试讲,直到满意为止。

  一位老教授对史玉敏说:“军校三尺讲台,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战场;一面是今天的学员,一面是明天的指挥员。”这句话让她更加懂得,军校教员肩负着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重任,既要熟悉部队、对接战场,又要有科学的理念、开阔的视野。

  工作渐入佳境,史玉敏意识到,信息化将可能成为教学发展的大趋势,于是她开始探索具有军校特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创新,把一堂“小课”打造成一堂“好课”,她下定决心厚积理论知识,在真学真懂上下功夫。

  此后一段时间,晚上把年幼的儿子哄睡后,史玉敏就打开电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一有想法就记到笔记本上。一本本厚厚的笔记本,被她用红笔批注得密密麻麻。

  为保证混合式教学顺利开展,史玉敏提出了智慧教室与专业训练室融合建设的思路。她利用专业优势,带领团队研发了多个课堂软件,2019年建成校区专业智慧教室,搭建起功能齐全的岗位实操平台,实现了“一室两用”。

  软硬件建设搭建了线上学习的平台,那如何打通线下学习的途径呢?一次参加地方培训,史玉敏发现很多教材上都有二维码,学生获取信息资源很方便。着眼军队特点,她带领团队研发出离线式泛在化学习平台,并进行教学应用展示推广,还受邀到兄弟院校开展专题讲座、推广建设经验。

  史玉敏所教课程知识性、专业性、操作性较强,起初,学员严正铭担心自己听不懂,但几堂课下来,他的担心消除了。原来每堂课上,史玉敏都会先抛出一个实案,剖析完实案后,剩余时间交给学员,让大家通过场景模拟、角色代入、互点互评等形式,现场逐一破解实案中涉及的问题。

  部队急需什么,就研究什么;打仗用到什么,就教什么。史玉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她说:“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学员答案,而是向他们发问。”课堂上,她注重协助、引导学员,帮助学员在操作实践中理解定义、熟悉特点,掌握专业要领。

  史玉敏的丈夫在海军某基地服役。一次,史玉敏正在编写教案,丈夫打来问候电话,同时叮嘱儿子要向妈妈学习,勤奋上进、奋发有为。儿子说:“可妈妈这样太累了!”史玉敏笑了笑说:“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一点也不累……”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