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万里的真情守望
跨越万里的真情守望
■王 忍 庄小好
“辰辰,我们还有几个月就见面了!你要听妈妈的话,健康成长。”春节前的一天,第74集团军某旅二级上士黄小勇隔屏凝望妻子倪萍和咿呀学语的孩子,眼睛湿润了。这是属于他的幸福时刻。
去年5月,因技术过硬,黄小勇被单位选中,成为中国第22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的一员。得知消息后,他一度陷入纠结,一边是组织的信任,一边是怀孕的妻子需要照顾。那晚,黄小勇独自在营区主干道徘徊了很久,虽然他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申请不去,但为了履行军人的使命,他最终选择踏上异国的土地。
黎巴嫩当地与国内有6个小时的时差,手机信号不好,还经常断网,有时候发出一条短信,对方隔天才能收到。随着妻子预产期的临近,黄小勇内心五味杂陈,既觉得对不住家人,也担心有意外发生,而最强烈的情感,便是对妻子的愧疚——当她最需要丈夫的时候,自己却不能陪在身边。
1月2日,黄小勇随队外出执行施工任务。出发前,他接连给妻子打了几个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不会出什么事了吧?”顿时,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各种胡思乱想。没等黄小勇进一步核实,急促的集合哨响起,他迅速入列,携装出营。
傍晚回到营区,黄小勇急忙拿出手机,只见有几十条妻子发来的未读信息。打开一看,他又惊又喜。原来,妻子预产期提前了,孩子已经出生。黄小勇急不可耐地拨打妻子的手机,在接通的一瞬间,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传来,这位坚强的汉子泪流满面。
“老公,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宝宝都等不及了。”妻子倪萍声音虚弱,却没有一丝责怪。“老婆,辛苦你了!对你的亏欠,我用往后余生偿还……”
笔者了解到,在这支分队里,不仅有像黄小勇这样为国出征而错过孩子出生的父亲,还有新婚不久就告别妻子的丈夫,有父母病重却不能尽孝床前的儿子……几乎每一名有故事的军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家庭。
龙年新春将至,为了缓解维和官兵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该旅专门组织军属们录制了祝福视频。“别担心家里,你在部队好好干,我们等你平安回来。”一次“亲情连线”,一段真情告白,充满了父母对孩子的叮咛、妻儿对丈夫的牵挂。
而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营,此时也年味渐浓:大红灯笼、中国结、彩带、福字、对联、窗花等悬挂张贴完毕,威风锣鼓、舞龙舞狮等文体活动准备就绪,年夜饭食材储备充足,静等下锅……驻地百姓和维和友军纷纷前来,感受中国传统佳节的别样氛围。
“为世界和平而来,为人类共同命运坚守。”这是分队官兵的新年心愿,更是他们对祖国、对家人的郑重承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