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光的方向,传递爱的力量
从拾荒者到创业人,退役军人孟凡军、邵玉国多年来一直心怀感恩回馈社会——
沿着光的方向,传递爱的力量
■孟祥瑜 潘爱丽 刘志兵
“这两件衣服既好看又贴身,是我今年收到的最温暖的生日礼物,谢谢凡军和玉国!”今年春节,河北北戴河60岁老兵宋建军穿上了从辽宁兴城寄来的毛呢大衣和羊毛衫,高兴得合不拢嘴。
“祝宋大哥生日快乐,新春快乐……”挂断电话,孟凡军和邵玉国一时感慨万千,一段清晰的往事,渐渐浮现在眼前。
1998年7月,家住辽宁兴城的孟凡军和邵玉国,高考失利后结伴来到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处建筑工地打工。因包工头跑路,两人只能靠拾荒卖钱,攒回家路费。恰逢在秦皇岛某部服役的连长宋建军外出办事,遇见了正在翻垃圾箱的孟凡军和邵玉国。宋建军见两人衣衫破旧、满脸稚气,便停下脚步,仔细询问。邵玉国将遭遇和盘托出,宋建军听完,心里五味杂陈。他从上衣兜里掏出100元钱递给邵玉国:“这钱拿着,赶紧买票回家。”
说来也巧,一周后,宋建军在街上再次遇见孟凡军和邵玉国。邵玉国不好意思地说:“我俩还想挣点钱买身衣服,这样回去怕家人担心。”宋建军随即又从口袋里掏出仅有的100元钱塞到他们手中,语重心长地说:“先回家,你们还年轻,路还长着呢,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参军报国。”这句话像一束微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1998年12月,孟凡军和邵玉国应征入伍到某部服役。在新兵连的日子里,他们以宋建军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很快,两人就在同一批入伍的新兵中脱颖而出。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宋大哥,我也想像他一样,沿着光的方向,传递爱的力量。”孟凡军说,这个想法与邵玉国不谋而合,他们经常利用周末外出的机会前往当地村屯帮助孤寡老人种地、打扫卫生、理发等,并资助了3名家庭困难学生,10多年从未间断。
2010年,孟凡军和邵玉国退役返乡。凭借着在部队培养出来的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两人一路打拼,共同创办了涵盖物业、餐饮等领域的8家企业。
“因为当过兵,对部队有割舍不下的情感。”孟凡军说,这些年,他们先后帮助97名退役军人和军嫂实现就业。即使企业遭遇困境时,两人四处借钱筹款,也不拖欠员工工资。不少员工得知此事,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帮企业走出困境。有了新的启动资金,半年后,企业走出困境,效益逐渐好转。
受人之恩,永志不忘。多年来,尽管孟凡军和邵玉国一直在寻找宋建军,却杳无音讯。“我们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和因公牺牲军人的父母和子女,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报恩吧!”孟凡军不好意思地说。逢年过节,他们还自发为驻军部队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并多次捐赠电脑、书籍等。
今年1月24日,邵玉国收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宋建军找到了,现住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某小区。”孟凡军和邵玉国立刻启程赶赴北戴河,三人终于相聚。临别之际,宋建军拍了拍他俩的肩膀道:“如今你们为社会、为部队做了更多的贡献,我该向你们学习呀!”
采访结束时,孟凡军告诉笔者,节前陪父母逛商场的时候,给二老买了羊毛衫和毛呢大衣,二老非常喜欢。他灵机一动,叫上邵玉国,为宋大哥也买了两件。“是宋大哥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们,我们会继续学雷锋做好事,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孟凡军坚定地说。
点评
岁月如新 温暖常在
■马智铭
世上有一种爱,自带温暖的力量,能感召和激励身边之人。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这份温暖却像一粒小小的种子,悄悄住进人们的心里,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刻生根发芽。
默默无闻平凡人,最是可贵质朴心。26年前,宋建军用军人最朴素的情感和方式,给邵玉国和孟凡军上了步入社会第一课,带给他们温暖。此后,在每一个困难无助的时刻,邵玉国和孟凡军都会记起这段往事,想起那份关爱。
人生初遇善意,目光所及美好。亦师亦友的关怀,使两个年轻人退役后又走上反哺之路。坚守初心,传承爱心,他们不仅为部队官兵送去温暖,还尽其所能帮助退役军人和军属解决现实困难。正是无数个他们的努力与奉献,让退役军人的形象愈发立体和饱满,也让鱼水之情更浓更深。
岁月如新,温暖常在。愿这份温暖,一直接力,永续传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