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雷锋的故事和日记,是我写日记的启蒙书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2:43
导读:也是对全校师生的鞭策。我们要以此为动力,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开展得更好、更有成效。”热烈的掌声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 雷锋的故事和日记,是我人生价值观的教科书,也

  日记人生

  ■向贤彪

  写日记的习惯,我已坚持了几十年。抚摸整齐摆放在书柜里的厚厚一摞日记本,不觉回想起最初写日记的情景。

  1963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报纸上陆续发表了雷锋的事迹和雷锋日记。当时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我,深为雷锋的事迹所感动,便从老师那里借来报纸,一遍一遍地仔细阅读,并把雷锋的事迹和日记抄录在作业本上。

  一天放学后,我在教室里摘抄雷锋日记,班主任黄元庆走到我的身边,拿起我的作业本,连声夸赞:“不错,抄一遍比读一遍印象深刻。不过,不要满足于摘抄,还要像雷锋那样动手写,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对自己的成长进步会有很多好处。”

  一开始不懂写日记的要领,我照葫芦画瓢,仿照雷锋日记的风格来写。黄老师看了我的几篇日记后,一边给予鼓励,一边指出:“写日记要有自己的风格,挑有意义的事情写,还要写出事情背后的思想。这样的日记才能立得住、有质量。”

  听了老师的话,我写日记更加认真,不到一年时间,写了50多篇。细心的黄老师对我的每一篇日记都认真阅读、精心批改。比如,在我写的《路边捡黄豆》中,黄老师批注道:“把散落在路边的黄豆拾起来,其实是拾起了珍惜粮食的美德,拾起了勤俭节约的作风。”在《帮助同学补课》中,黄老师用了雷锋日记中的一句话来夸赞:“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黄老师的批注,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不久,县委书记王向晨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当校长汇报学校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情况时,王书记插话说:“同学们都做了哪些好事?有写日记的吗?”“有啊,做好事的可多呢!写日记的也不少,三年级有个叫向贤彪的同学,写了很多篇日记。”听了校长的介绍,王书记急着要见我,并要看我写的日记。黄老师即刻通知我带上日记本,到校长办公室去,说有县领导要见我。

  见到王书记后,他和蔼可亲的面容、亲切的问话,一下子让原本忐忑的我放松下来。上课铃响了,王书记让我留下日记本,回到教室去上课。下午放学时,黄老师把我的日记本拿回来了。我急切地打开看,发现在老师批注过的地方,王书记又有一些新的批注。在日记本的最后一页,王书记写下这么一段话:“向贤彪同学,你写的50多篇日记我都一一看了,生动地记录了你学雷锋的经历。日记写得好,老师的批注也很好。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做雷锋式的好学生。”第二天,校长在全校宣读了王书记的批注,并说:“这不仅是对向贤彪同学的鼓励,也是对全校师生的鞭策。我们要以此为动力,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开展得更好、更有成效。”热烈的掌声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

  雷锋的故事和日记,是我人生价值观的教科书,也是我写日记的启蒙书。后来参军入伍时,我将登载有雷锋故事和日记的书刊装进行囊,一直伴随我的军旅生涯。写日记,也成为我每天必做的事情。一天工作结束后,无论多晚多累,我都要写完当天的日记才就寝。久而久之,我悟出了写日记的种种好处——

  记录成长轨迹。日记,是一个人成长史的忠实记录。翻开一本本日记,犹如大树的年轮,清晰地记录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新兵训练时的起床、唱歌、会操、紧急集合、投弹打靶等情景清晰呈现;在团报道组的第一次采访、第一次写稿、第一次发表文章恍如昨天;入党宣誓的场景、提干时的欣喜、走上师团领导岗位时首长的谈话叮嘱、转业时对军营的不舍……都透过日记的字里行间在脑海里重叠浮现。在人生旅途中,无论脚印深浅,都浸透了努力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成功与挫折,都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日记中的文字如跳动的音符,鸣奏人生的乐章。

  激发内省动力。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告诫,有“数豆修身”的自警自检,激发向善向上的内在动力。在我的日记中,早些年记录工作的事居多,且时常为工作有进步、有成绩而喜形于色。随着阅历的增长,日记的风格由欢快转变为深沉,由“报喜”转变为“报忧”。这种“忧”不是缺吃少穿之忧,不是名利得失之忧,而是忧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能力跟不上职务提升。因此,日记中常有自我剖析、自我敲打、自我提醒。比如,那一年,刚调到一个新的单位,我在对官兵的几次讲话中,都在口头上强调该“如何做”。一次夜深人静时,翻阅一本如何带兵的书,让我眼前一亮:政治工作干部“做得好”比“说得好”更重要。于是,在当天的日记中,我记录了这一感悟,并提醒自己“身教重于言教”,当一名合格的政治工作干部“做功”比“说功”更重要。

  珍藏战友情谊。刚入伍时,新兵连排长邵海松在我的日记本上抄录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话相赠:“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在后来的军旅生涯中,我越发感到战友情的珍贵,在日记中一次次记录下与战友真诚的相处、纯真的友谊。特别是许多战友对我政治上的爱护、工作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让我难以忘怀,成为激励我不断进取的动力。当年在团报道组时,组长程维满手把手教我写稿子。有时稿子没写好,他拿起笔毫不客气地打叉号;晚上写稿子肚子饿了,他用自己的津贴买饼干给我充饥;我的文章见报,他比自己发表稿件还高兴,专门到食堂为我加菜……这些被我写进日记的事,给了我恒久的温暖和美好的回忆。

  在当兵、带兵的日子里,我将写日记作为战友之间交往、交流的纽带。当排长时,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为全排战友每人买了一个印有雷锋头像的日记本,在扉页写上“××同志,愿你像雷锋那样,用心用笔写好自己的人生日记”的赠言,带动不少战友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当指导员时,我在全连组织开展“弘扬革命传统,写好人生日记”的主题活动,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亮点。

  这些年,我笔耕不辍,写了不少反映部队生活的文章。熟悉我的战友说:“老向有写日记的习惯,当初被他写进日记的所见所闻,都成为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想说,日记不只是记录生活、积累素材,它还是我工作的得力助手、生活的良师益友。我和它交流读书心得,与它分享进步收获,同它倾诉愁绪心结,向它袒露缺点不足……一笔一画,写在心灵深处,不因时光流转而失色。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山东省曲阜市开展廉洁征兵专题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