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漫话,了解兵心
■空军某部干部 王仲伟
最近,每天晚上洗漱完毕到熄灯号吹响前这段时间,我都会和排里战士聊聊天,内容涉及工作训练、家中近况、思想困惑等,不一而足。别看只是闲聊几分钟,我发现,这有时比专门找个房间和大家谈心还管用。
作出这样的改变,源于此前一次“失败”的谈心经历。那段时间,排里战士训练成绩有所下降,士气也有些低落。为了找出原因,我特地区分兵龄层次,找了几位战士谈心。可战士们进进出出,对面的椅子冷了又热,我的谈心记录本上却只有寥寥几笔。
我本想听听大家的心里话,可不承想,他们总是绕着圈、拐着弯,就是不愿意吐露心声。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既然战士们不愿说实话,我也只能自己多观察,希望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一天晚上,我因有事回宿舍较晚,当时班长骨干们也没在,结果宿舍里异常热闹,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无所不谈。
此时宿舍里的畅所欲言,不免让我想起他们在谈心时的谨慎戒备。强烈的反差让我下意识地回想谈心时的情景——把谈心对象往房间一叫,谈心记录本往桌上一摆,两个人面对面一坐,一板一眼地你问我答。
难怪大家不愿说心里话!换位思考一下,我能理解大家当时的想法了。谈话形式如此正式,战士们肯定产生不小的心理压力,害怕说错话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样不行,我得想办法让大家愿意说真话、说心里话。一天晚饭后,我召集排里的班长骨干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有人提到,平时工作中,干部骨干都比较严肃甚至严厉,紧皱的眉头、拔高的音调,都会让一些战士敬而远之。大家普遍认为,改善谈心环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想办法打破干部骨干和战士之间的隔阂,彼此敞开心扉。
交流中,一个想法在我脑海浮现——能不能在睡前采用闲谈漫话的形式作为谈心的补充,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记得读大学时,一个宿舍的同学经常这样做,效果特别好。
这天晚上,我主动挑起话头:“今天的体能训练真累!刚跑完5公里,紧接着来了几组冲刺跑……”班长韦琰镔和我打起了配合,也跟着“吐槽”训练的辛苦。见我们两个如此发言,一些胆大的战士开口了。从一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到后来逐渐打开话匣子,不少战士讨论训练存在的问题,有的倾诉了自己的苦恼。
从大家的言谈中,我捕捉到了关键信息,也找到了大家状态不好的原因:基础训练组训方式年年都是“老一套”,大家没有了新鲜感,导致训练积极性不高。
这对我们确实是个提醒。基础训练年年搞,但不能“年年都上一年级”。后来,我和专业骨干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基础训练改进方案,上报连队党支部。在连队的推动下,我们调整了基础训练组训方式,战士们的训练状态有了明显改善。
在此过程中,我们排开展闲谈漫话的消息不胫而走。连务会上,指导员专门组织大家就如何更好开展谈心交心活动进行了研讨。
(吴昊天、本报特约记者 戚勇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