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战区某调度中心青岛军代室:野外锤炼军供
北部战区某调度中心青岛军代室——
野外锤炼军供队伍本领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杨沈力 金 付
锅碗瓢盆“协奏曲”一度被防空警报声打乱,掌勺多年的厨师面对新型炊事灶犯了难……近日,在黄河三角洲某地,北部战区某调度中心青岛军代室管内数个军供站在野外训练中遇到不少新问题。
军供站是地方政府拥军支前的重要窗口,主要任务是为部队官兵提供饮食保障。为了跟上部队实战化训练的步伐,青岛军代室积极推动军供保障模式由站内定点向站外机动拓展,以伴随保障过境部队为背景,组织开展野外训练。
“野外训练并不是简单地把厨房搬到陌生地域。”临沂市军供站负责人介绍说,军代部门设置了防空袭疏散、快速通过染毒地带、利用地形地物隐蔽等战术课目,使参训人员很快产生一种“在战场上保障、为前线服务”的感觉,全程不敢放松懈怠。
更让军供站人员想不到的是,在站内定点保障中驾轻就熟的烹饪技术,在站外机动保障中不灵了:连用给养单元中的柴油灶不易操控,有的单位因火力小导致饭菜夹生,有的单位因火力大而让锅里飘出了焦煳味。与室内制作膳食不同,室外的温度、湿度、风力也影响着饭菜的味道与口感。
野外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在青岛军代室指导下,各军供站克服野外条件、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组织业务骨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破解。“如果上次燃烧产生的油垢不能及时清除,那么就会影响正常生火……”各军供站逐渐掌握了柴油灶等连用给养单元器材的使用要领,对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烹饪方法也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参训人员野外烹制的饭菜获得部队官兵的肯定。
训练展开前,青岛军代室协调当地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为各军供站配备了野外保障器材,使大家带着“金刚钻”去揽“瓷器活”。
“只有实现人与装备器材的完美结合,才能切实提高保障力。”青岛军代室领导谈到,今后,他们将定期开展野外训练,使军供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手中装备器材,保证随时随地为部队官兵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