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北部战区助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船口村产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2:34
导读:北部战区助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船口村产业振兴成效显著—— 边境小村唱响幸福欢歌 ■袁庆军 陈 阳 本报记者 刘宝瑞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

  北部战区助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船口村产业振兴成效显著——

  边境小村唱响幸福欢歌

  ■袁庆军 陈 阳 本报记者 刘宝瑞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3月上旬,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船口村“鱼水情文化活动中心”热闹非凡。北部战区政治工作部乡村振兴工作小组专程来到该村,为活动中心装设中朝双语智能影音系统,身着精致民族服装的村民载歌载舞,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感激之情。

  2017年底,在军地各级帮扶下,船口村72个贫困户挂账销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怎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找到乡村振兴的突破点,是帮扶干部们接续思考的一件事。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基于这一认识,该战区与村党支部共同制定了“着眼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升级、注入发展活力”的发展思路。

  工作小组调研发现,“延边黄牛”农业品牌驰名中外,深受消费者青睐,竞争优势明显。该村周边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满足黄牛批量放养需求。同时,当地规模化种植玉米,其秸秆可以作为饲料来源。不足的是,依靠村民个人难以兴建大规模养殖场,农资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也未得到有效开发。

  为了擦亮“延边黄牛”特色品牌,大力支持船口村兴建黄牛养殖场,打造标准化、现代化的养殖模式,北部战区先后累计注资200余万元,为村里兴建配有供暖系统的牛舍,解决延边冬季室外气温低的问题。同时,还在牛舍安装实时监控设备,便于了解黄牛生长状况。2022年4月,该村的黄牛养殖场刚投入运营,就为当地村民提供10余个就业岗位,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

  “如今‘延边黄牛’越叫越响,我们的生意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回村创业的村民金星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随着养牛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对饲料的需求与日俱增,他敏锐捕捉到这一发展前景,承包土地大面积种植玉米,端上了“金饭碗”。

  推进乡村振兴,该战区除了在单个产业上下足了功夫,还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他们以支持养牛场项目扩大经营规模为契机,逐步帮助船口村打造集谷物种植、饲料生产、肉类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结合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为村民拓宽增收门路。

  “要把农民手中的产业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让乡亲们的腰包再鼓一点。”他们协调当地政府定期派出农技专家对村民进行农业种植技术、电子商务等培训,帮助村民提高素质、开阔视野、打开市场。“经过专家指导,我们村的玉米产量节节攀升,我们还掌握了二次利用玉米秸秆制成饲料的技术,可供给养殖场使用。”种植大户金春虎开心地说。

  如今,船口村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年人均收入较2016年增长了4倍多,并形成强大的辐射效应。有20多个一线村屯派人到船口村参观学习,10多个边境乡镇调整完善产业项目布局,促进人口回流、人才回归、人气回暖。

  “产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战区乡村振兴工作小组成员介绍,今后他们还将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把当地传统历史文化、山水风光融入新农村建设,推动旅游、文创等第三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再添一把火。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