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少先队员走进雷锋生前所在连队,一场追"锋"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与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生前所在连队携手弘扬雷锋精神——
追“锋”之旅的双向奔赴
■王立军 刘姝婷
折叠、描画、裁剪,一张普普通通的绒纸瞬间变成了一幅生动形象的雷锋头像剪纸作品。7月27日,正值暑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12名“追锋少先队”队员仍聚在校园里的“追锋亭”,一同为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生前所在连队官兵制作八一建军节礼物。
“第一批参加‘我和校长的红色之旅’的同学回来后,分享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加深了我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同学们也行动起来,在社区里帮助打扫卫生,在学校里互帮互助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制作完成礼物后,五年级学生刘晟宁在给雷锋生前所在连队官兵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我非常期待自己也能有机会走进雷锋生前所在连队,相信这会成为我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经历。”
2023年3月,立新实验小学学生在“追锋亭”手绣雷锋像。
“追锋亭”里颂雷锋
立新实验小学是一座有着百年校史、红色底蕴深厚的学校。今年3月初,该校启动了以“同走红色之路,同访红色人物,同悟红色初心”为主题的“我和校长的红色之旅”活动,校长张文卓带领8名少先队员走进了雷锋生前所在连队。
其实,该校师生对雷锋生前所在连队并不陌生。一年前,他们就和连队官兵视频连线,在“云端”参观了“雷锋班”宿舍和雷锋生前所在连队荣誉室。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寒假期间,五年级老师孙颖在家长微信群里向学生们分享了一组系列报道《追寻雷锋》,其中提到60年间有来自各地的47万封信寄往“雷锋班”。
“我也想和雷锋叔叔说句话”“能不能把我们学雷锋的故事告诉雷锋叔叔”……得知部队里有一个“雷锋班”,不少学生表达了也想给雷锋叔叔写封信的想法。
“大家都说说该怎么写?”“雷锋叔叔,我想带您看看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雷锋叔叔,我们学校在评比追‘锋’少年,我要努力争当这一期的雷锋式好少年……”开学后不久,一封五年级学生共同撰写的信件,交给了孙颖老师。孙颖辗转联系上雷锋生前所在连队政治指导员侯伟,并约定与连队官兵开展一场“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线上主题交流活动。
2024年7月,雷锋生前所在连队官兵阅读立新实验小学学生来信。
“雷锋班”授称锦旗、保留至今的雷锋铺……活动现场,师生们跟随屏幕上“雷锋班”战士的介绍,一起回顾雷锋奉献的一生,感悟雷锋的精神世界。那一刻,学校“追锋亭”展板上“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乐观向上、奉献爱心”的标语、《学习雷锋好榜样》歌词的内涵,在学生们脑海中都有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追锋亭”,是2022年立新实验小学为推动“雷锋精神进校园”修建的一座红砖廊亭,是学生们平时交流学习雷锋心得体会的场所。诵读《雷锋日记》,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制作雷锋画像手工作品,分享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受……在“追锋亭”里,学生们立下从小学雷锋、长大做先锋的志向。
最美课堂在路上
红色之旅传薪火,最美课堂在路上。
“新时代的雷锋传人是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呢?”视频交流活动中,立新实验小学的“小记者”采访了千里之外的雷锋生前所在连队官兵。今年3月初,该校参加“我和校长的红色之旅”活动的8名少先队员代表走进连队,找到了答案。
这座军营里,处处有雷锋——
漫步营区,展板、挂像等雷锋元素随处可见,“岗位学雷锋,强军当先锋”的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雷锋文化体验广场,8名少先队员向雷锋雕像献上花篮。走进“雷锋班”宿舍,一张空着的床铺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雷锋班”第27任班长牟振华介绍,这就是雷锋铺,上面放着雷锋当年用过的军被和穿过的军装。
五年级学生宿凯淇注意到,被子上有缝补的痕迹。“雷锋叔叔真的很节俭,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也不能丢。”宿凯淇说。
这座军营里,处处学雷锋——
“最美奋斗者”奖章、国际军事比赛外军组第一名奖牌、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雷锋班”荣誉柜前,师生们被新时代雷锋战士的风采深深吸引。
“作为军人,训练场就是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阵地,军功章是当好雷锋传人的最好见证。”牟振华介绍,“雷锋班”荣立集体一等功4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29次,“‘雷锋班’的战士,最大的愿望是给老班长争光,用自己的军功章为‘雷锋班’添彩。”
雷锋生前所在连队荣誉室里,展示着一个“账本”,里面整齐贴满了500多张汇款回执单。“那是‘雷锋班’第26任班长发起的爱心团队这些年捐资助学的见证。”“雷锋班”副班长顾元超向师生们介绍,“‘雷锋班’还开展了‘雷锋存折’‘爱心字典’等十余项公益活动,希望用一桩桩‘小善’汇聚大爱,传播雷锋精神正能量。”
荣誉室里,有一个特殊的展区。师生们望着眼前整整一面墙的书信,驻足凝思。这面墙的左右两侧和顶端被分割成数十个格子,里面密密麻麻装满了信,墙面中央集中展示着不同年代、寄自各地的十几封代表信件。
“61年来,有47万余封信寄给‘雷锋’,最长的信写了128页,有的是需要翻译的盲文,还有的信件是漂洋过海而来。”顾元超说,“雷锋班”战士悉心保管这些信件,墙上遴选展示的有近2万封。
五年级学生杨馥宁拿出手机扫描墙上的二维码,发现不仅能直接阅读书信的电子版、查看原件影印照片,还可以通过语音收听信件内容。杨馥宁感慨地说:“雷锋叔叔是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希望雷锋精神传播得越来越广。”
参观活动结束时,张文卓校长拿出两张提前准备好的“聘书”颁给两名“雷锋班”战士,聘请他们担任学校的校外辅导员。8名少先队员点击“雷锋校外辅导员分布图”电子屏,开心地发现屏幕上弹出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的字样。
雷锋精神润校园
带着对雷锋的崇敬,学生们踏上归程。返回校园,他们把参观的所见所闻通过视频等方式与全体师生分享,带动身边的同学开展各式各样的学雷锋活动。小手绘雷锋、创意践雷锋、镜头述雷锋……丰富多彩的追“锋”活动,让雷锋精神如春风化雨,浸润校园每个角落。
3月29日,牡丹江市委宣传部向立新实验小学捐赠一尊雷锋塑像,鼓励学生们继续传承雷锋精神。写给雷锋生前所在连队官兵的信中,学生们也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八一建军节前一天,雷锋生前所在连队官兵收到了学生们寄来的书信和礼物。“雷锋班”战士蒋佳恒执笔给学生们回信——
“雷锋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平时身边的同学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手,既帮助他们,也快乐了自己。只要人人都以雷锋为榜样,相信雷锋精神一定会广播在祖国大地上。”
信件摘录
今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我和校长的红色之旅”,更令我激动的是走进了雷锋生前所在连队。你们的讲述,让我明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雷锋叔叔那样照亮他人的一束光。我要把这种爱心和温暖传递下去,无论是在学校课堂上帮同学解答那些让人头疼的难题,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给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我都想成为小小的“雷锋”,给生活加点“糖”,让世界因为我而更加美好。
——立新实验小学学生 白 格
参观“雷锋班”宿舍时,我听到雷锋叔叔勤俭节约的故事,看到“雷锋班”的“三件宝”,这些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向雷锋叔叔学习。一方面,我要从自己做起,不随意向爸爸妈妈要零花钱,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全国更需要的小朋友;另一方面,我会时刻提醒同学们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努力培养节俭的习惯,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立新实验小学学生 金朱宇泽
2024年3月,立新实验小学学生在“雷锋班”宿舍参观时与官兵合影。
制图:扈 硕
供图:吕鉴霏、王者君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