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想想“兵之初”
时常想想“兵之初”
■乐 其
●时常想一想“兵之初”,可以让我们回溯初始信念、保持本真本色,从而找回人生起航时的状态和追求,获得不懈前行的动力
近日,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描写了4位不同时期军人的“兵之初”。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各异,但在“兵之初”时期所展现的青春风采,所表现的奋斗精神,却是相同的,使人深受触动和感染,引发笔者对“兵之初”的代入和思考。
现实中,随着光阴流逝和环境变迁,有的人淡忘了自己“兵之初”的样子,渐渐走样变形,以至于误入歧途。所以,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当初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样子,用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时常想一想“兵之初”,可以让我们回溯初始信念、保持本真本色,从而找回人生起航时的状态和追求,获得不懈前行的动力。
要保持“兵之初”的那股好学劲。每个人初入军旅,大都会充满兴奋和好奇,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好问,什么都想探个究竟,渴求用更多的知识充盈自己、促使自己快速成长。但当熟悉了军营环境、掌握了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后,就容易产生安于现状的“满足感”,求知欲随之减退,不再向更高目标迈进。学习,是一件伴随终身的事。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新机遇转瞬即逝、新情况不断涌现,不注重学习充电就会掉队落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叶升学,时刻保持“好学”状态,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我们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干什么、学什么,通过学习充满能力的蓄电池,厚植本领的肥沃土壤,使自己在军旅生涯中御风而行、大有作为。
要保持“兵之初”的那股认真劲。大多数新兵,无论是专业训练还是公差勤务,都会很认真地投入,生怕出一点纰漏和差错。有一名新战士担任仓库保管员仅3个月时间,就把所保管的几百个品种器材、零件的名称、性能等弄得清清楚楚,没有股认真劲是做不到的。新兵做事认真,老兵骨干尤其是干部更应如此。现代战争分工越来越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抱着“差不多”心态做事,松动了一颗螺丝钉、遗漏了一个小数点、输错了一个信息码,都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每个人都须注重培育最讲认真的品格,养成“不苟”的习惯,努力追求工作的“零差错”,将细致、精致、极致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素,贯穿于每一个战位、每一步操作,不断提升打赢未来战争的本领。
要保持“兵之初”的那股实干劲。记得自己新兵那会儿,大家都很有干劲,早上起床稍慢点,扫把就被人抢走了;心里想起厕所该打扫了,跑去一看已有人“捷足先登”了;在施工中埋头干活,想起身舒展一下筋骨,还怕别人误解自己偷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就开始有“疲软病”“松懈症”,干活“挑肥拣瘦”,工作“推诿拖沓”,久而久之, “当看官”习以为常,“重实干”成为空谈。今天,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对繁重而艰巨的使命任务,广大官兵应时常想想“兵之初”,激发当年那股干事的劲,面对目标,要有争上游、夺红旗的决心;面对任务,要有争着干、抢着干的劲头;面对困难,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在勇挑重担中磨砺意志、练硬肩膀,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干、成就事业,让人生始终一路进击、一路高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