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会指挥的手”:以科学导调提高演训质量
当好“会指挥的手”
■董礼凤
近日,某部对导调人员集训后再次明确,导调时尽量设计出作战任务的含新量、尽量不干涉演练进程、尽量让双方自主对抗,以科学导调提高演训质量、真正摔打部队。
“在演练中提高部队水平,幕后必须有一只会指挥的手”,一名军事家所说的“会指挥的手”,就是导调。导调是部队演训的指挥棒和调节器,引导演训方向、控制战场节奏,是演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调之“导”,是多引导,少执导;导调之“调”,是多调控,少调教。把握好“幕后”的定位,掌握好“调控”的分寸,对于提高演练质效至关重要。
当前,不少部队正在组织综合演练。从调研看,一些导调有失偏颇:有的自己走向前台,干涉过多,叫停过于随意;有的评分规则过于繁琐,束缚了官兵手脚,增加了导调难度;有的情况设置老套,内容标准陈旧,习惯于“走老路”。诸如此类,难以调动部队主动性,容易使演训变成“演戏”,必须高度重视。
刘伯承同志指出,独立营独立团为何一般战斗力都不错,因为他们婆婆少,能随机应变放开了打。战场态势是打出来的,不是提前设定的。有些时候,放手也是“会指挥的手”。只负责启动“战争时钟”,除确定演训开始时间、划定对抗区域,明确作战任务外,一般不干涉演习进程,让双方自主侦察、自主决策、自主行动、自主保障,做实兵对抗的真正主人,导调这只“无形之手”方能使演兵场真正成为练将的战场、砺兵的熔炉。
今天训练是为了明天打赢。导调有多高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跟明天战场贴得有多近。官兵练兵备战,不怕吃苦流汗,最怕“答案写好了,才发现题目已经变了”。导调是演练的风向标,紧盯科技之变,注重引导用好新装备;紧盯战争之变,注重研究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新特点;紧盯对手之变,注重探索知敌制敌的新战法,让每一个步骤都与未来战争的需求对表,让每一个环节都与未来战场的要求对接,方能以训练“陌生系数”提高“打赢底数”。
战争很残酷,训练必须严酷。导调这只“会指挥的手”,除了要打破常规导得“新”,还须全程掌控导得“实”,有的放矢导得“准”,从难从严导得“险”。把练技、练谋、练胆结合起来,使部队时时处于战场,随时处理情况,综合演练更能结新果、结实果、结胜果,更有助于锻造出适应时代、攻防兼备、能打硬仗的精兵劲旅。
(作者单位: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