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徽章”见证“比学赶帮超”
“成长徽章”见证“比学赶帮超”
■李国华 赵俊凯
“突破了!”武警工程大学器械场发出一阵惊呼。“331,332,333……336!”当单杠卷身上数目最终定格时,教导员当场宣布:本周的“冠勇”是1班的学员陈帅。
“教导员,上周我们3班可是全员‘文魁’!”一名学员不服气地说。话音刚落,另一名学员马上回应:“全员‘文魁’不算啥,我们8班是连续三周的‘龙武营’,我们骄傲了吗?”你来我往间,引起笑声一片。
每个周日晚上,是武警工程大学学员三队“虎贲榜”揭榜的时刻,也是学员队最热闹的时候。学员们口中的“冠勇”“文魁”“龙武营”等称号,是该队为激发学员日常学习训练热情的创新举措。
“虎贲榜”的灵感源于教导员的一次龙门之行。在龙门石窟的景区内,他看到许多年轻人围在一张摆满了印章的石桌旁,在随身携带的卡片和本子上印下图章。他想到既然现在的青年喜欢通过盖章记录旅行轨迹,那是不是也能设计“成长徽章”来激励学员?于是,返回工作岗位后,教导员立即召集骨干参加“诸葛亮会”,尝试以每周周测成绩为依据,对达到良好以上的个人和班级给予鼓励性质的徽章,并在全队展示。
“如果能有文化特色,更能吸引大家参与。大学地处西安,我建议考虑采用秦唐文武古称制作徽章进行记录。”一名学员队干部说。
经过讨论并充分吸纳学员想法后,“虎贲榜”初见雏形——
个人评价方面,设“文魁”“宣义”“登仕”三级徽章体现文化成绩,“冠勇”“昭武”“振威”体现军事训练成绩;集体评价方面,以“凤翔营”“龙武营”等徽章体现文化和训练成绩。同时,学员通过数次测试中取得的评价数量获得相应等级称号,以晋级的方式来记录成长轨迹,例如“文林郎”“登仕郎”等反映文化成绩进步,“伍长”“国尉”等反映训练水平提升。对于进步显著和成绩突出的学员或集体,给予“鲤跃”“的卢”“鹿鸣”等称号。
自“虎贲榜”设立以来,学员们你追我赶,学习训练热情高涨。
学员陈帅是“虎贲榜”上的常客。他曾在武校习武,对于器械训练,经常通过探索不同动作,发现更高效的提升方法。挑战单杠卷身上项目的过程并不轻松。为了拿到“冠勇”,尽管手掌磨破、腹部擦伤,他也没有丝毫退缩,用自己的汗水赢得了荣誉。
陈帅的表现,也极大激励了队里的其他战友。在大家的帮助下,体能较弱的学员毕振凯也迎来改变。从吊在杠上进行离心练习,到借助弹力带辅助练习;从完成0到1的突破,到见证数字不断增长,他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由于体重大,再加上前期伤病耽误,军事训练成为我最头疼的事,每次站在器械前我总是愁苦难耐。但‘虎贲榜’激励着我不懈挑战,一有时间就扎在健身房,终于在训练成绩上有了飞跃,不再是那个只会惆怅的‘吊杠哥’了……”获得象征着个人进步显著的“鲤跃”徽章,毕振凯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蜕变经历。
加速奔跑,全力争胜。学员们刻苦学习训练,矢志将自己铸成最坚固的盾,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