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游客给台湾带来了什么?蔡英文应该很清楚
“不敢相信”,这是台湾各界7月31日上午听说大陆要暂停个人赴台自由行后的反应。据台媒报道,岛内旅游业者当天一直在向大陆同行求证,“希望不是真的”。
传言变事实后,台湾知名政治评论人士赵少康在媒体上感叹道:“这绝对是台湾近年来最重大的新闻,会成为岛内所有媒体的头版头条。”从2008年开放大陆赴台游后,大陆游客的人数、发展趋势成为岛内舆论关注的重点。陆客成为台湾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
与此同时,陆客的多少也成为两岸关系的一个风向标。经历了2009年至2015年的火热、2016年以后的惨淡,岛内旅游业者度过了起起伏伏的11年。在这期间,台湾社会面对陆客的到来也出现复杂情绪。这些年,大陆游客给台湾带来了什么?
超出当年“每年增600亿商机”预期
“炸翻了锅。”台湾《旺报》这样描述7月31日上午台北旅游业者听说大陆暂停赴台自由行后的反应。到下午大陆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正式贴出公告后,台旅游业者都感慨“代志大条了”(事情麻烦了)。
“按照政府公告属性,文字越精简,态度越严肃。”一名林姓旅游业者说,此次大陆公告的实质只有8个字——“鉴于当前两岸关系”,这精简到“没有转圜空间了”。另有旅游业者称,“很多人会很惨”。
台湾旅游业当下愁眉苦脸的样子同2008年时的满怀期待与振奋形成鲜明对比。2008年6月13日,中国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北京经过协商,达成并签署《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规定大陆居民赴台游在7月18日正式实施。
不过,陆客赴台游的开端可以从当年7月4日算起。那天,第一批大陆旅游团乘坐两岸周末包机直航飞往台湾,总计有662名游客。当时台湾媒体报道称,旅游业在饮食、交通、住宿、购物等各个方面使出浑身解数,力图让大陆游客“来了还想来”。
岛内多个县市也掀开“抢客、留客大战”,纷纷向旅行社拿出重赏,希望他们吸引更多陆客。台湾《联合报》当时的报道称,大陆对首发团成员精挑细选,台湾也到处在涂漆粉刷,“两岸好像是在相亲”。
“不敢相信”,这是台湾各界7月31日上午听说大陆要暂停个人赴台自由行后的反应。据台媒报道,岛内旅游业者当天一直在向大陆同行求证,“希望不是真的”。
传言变事实后,台湾知名政治评论人士赵少康在媒体上感叹道:“这绝对是台湾近年来最重大的新闻,会成为岛内所有媒体的头版头条。”从2008年开放大陆赴台游后,大陆游客的人数、发展趋势成为岛内舆论关注的重点。陆客成为台湾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
与此同时,陆客的多少也成为两岸关系的一个风向标。经历了2009年至2015年的火热、2016年以后的惨淡,岛内旅游业者度过了起起伏伏的11年。在这期间,台湾社会面对陆客的到来也出现复杂情绪。这些年,大陆游客给台湾带来了什么?
超出当年“每年增600亿商机”预期
“炸翻了锅。”台湾《旺报》这样描述7月31日上午台北旅游业者听说大陆暂停赴台自由行后的反应。到下午大陆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正式贴出公告后,台旅游业者都感慨“代志大条了”(事情麻烦了)。
“按照政府公告属性,文字越精简,态度越严肃。”一名林姓旅游业者说,此次大陆公告的实质只有8个字——“鉴于当前两岸关系”,这精简到“没有转圜空间了”。另有旅游业者称,“很多人会很惨”。
台湾旅游业当下愁眉苦脸的样子同2008年时的满怀期待与振奋形成鲜明对比。2008年6月13日,中国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北京经过协商,达成并签署《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规定大陆居民赴台游在7月18日正式实施。
不过,陆客赴台游的开端可以从当年7月4日算起。那天,第一批大陆旅游团乘坐两岸周末包机直航飞往台湾,总计有662名游客。当时台湾媒体报道称,旅游业在饮食、交通、住宿、购物等各个方面使出浑身解数,力图让大陆游客“来了还想来”。
岛内多个县市也掀开“抢客、留客大战”,纷纷向旅行社拿出重赏,希望他们吸引更多陆客。台湾《联合报》当时的报道称,大陆对首发团成员精挑细选,台湾也到处在涂漆粉刷,“两岸好像是在相亲”。
报道预计,陆客赴台将能为台湾每年增加600亿新台币(1新台币约合0.22元人民币)商机,创造4万个就业机会。
2008年,陆客赴台人次有32万,2009年便一下跃升至97万,逼近多年来一直占据台湾境外游客最大来源国日本的数据(100万人次)。
2010年,陆客以163万人次轻松赶超日本。
2012年,陆客人次已是日本的1.8倍。
此前一年6月,大陆宣布开放北京、上海、厦门的居民赴台自由行。
至2015年3月,共有5批47个城市被列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名录。
178.4万、258.6万、287.4万、398.7万、418.4万,从2011年至2015年,大陆赴台游客不断增长。两岸航班同时快速增加,2009年就已经从过去的“零起降”冲至7741架次。
热闹的景象在2015年达到巅峰,全年有7.7万架次两岸航班在台湾各机场起降,平均每月6400多架次。
由此带来的经济收益也超过了当初台媒“每年增加600亿”的预期。2009年,大陆游客对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5%。
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9月,陆客为台湾创造3844亿新台币的外汇收入。其中那时候自由行启动不过一年多,就已经为台湾增加了1626亿新台币的观光收入。
台湾“风传媒”报道称,由于陆客消费力强,2015年,台湾境外游客人均消费首次达到214美元,当年岛内观光外汇收入创下143.8亿美元的新纪录。
台湾人对陆客“又爱又恨”?
来自南投县鹿谷的姑娘阿雪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数年前,她看到陆客来台的契机,便跟丈夫商量在家中一块位于山脚下的土地上修建二层别墅民宿。阿雪住在一楼,在房里放置大量木制工艺品与自家生产的茶叶,二楼是提供给游客的房间。
民宿的生意一度非常好,游客抢着订她家的房,光是卖茶叶每天也能有上万新台币的收入。
阿雪惬意的生活在2016年发生了决定性转变。如今,她的民宿门可罗雀,茶叶也基本卖不出去了。2016年5月,蔡英文正式出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等做法让两岸关系迅速降温,大陆游客日益减少,台湾旅游业者叫苦不迭。陆客人次从2015年的400多万一路往下降,2016年是351万,2017年为273.2万,2018年是269.5万,其中,减少的主要是团体游客。
据台湾《上报》7月31日报道,2016年的大陆团客为134万,相较于前一年下降35%。
数据显示,2018年赴台游客总数为1106万人次,同比小幅增长3.05%,2017年的年增长则低至0.46%。但在2015年以前,赴台旅游人次年增长基本保持10%以上,最高增长值达到26.67%。
台湾《旺报》今年初的报道称,旅游业估计,蔡英文当局上台后,陆客共减少361万人次,台湾至少损失了1400亿新台币。近三年来,受陆客减少影响而失业的台湾导游有3000多人。
台湾“风传媒”称,面对陆客的流失,台当局在2016年8月至今年初,陆续对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印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出台免签或有条件免签优惠政策,也就是所谓的新南向政策。
然而,这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文章以越南、泰国、菲律宾为例称,尽管这些国家赴台人次在开放免签次年增加了2至5倍,但其中不乏“假观光之名”的打工仔。另外,东南亚游客消费能力不及陆客。2017年,台湾观光外汇收入为123亿美元,比2015年减少了20亿美元。
不过,也是在陆客锐减的这几年,一些台湾民众对两岸旅游来往的复杂情绪不断浮现上来。“台湾人又爱又恨”,“德国之声”曾在一篇报道中称,大陆游客下降让台湾旅游业者苦不堪言,但岛内网络上也有不少冷嘲热讽的言论,甚至有声音认为台湾的旅游品质可因此提高。
一些台湾人对陆客的负面印象包括: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守秩序、随地吐痰、炫富等等。
2016年,岛内社交媒体上一组以没有陆客的旅游宣传海报在两岸舆论中引发轩然大波。这组海报看上去是面向日本游客的,内容核心可以概括为“陆客减少,你可以感受更具魅力、更加安静的台湾”。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8月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随着台湾与大陆民间的互动增多,肯定既会产生正面效果,也会带来负面影响。部分游客表现不佳,加上他们与当地民众的深入接触很少,自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东西”。
不过整体上来说,交流增多终是好事。台湾人对大陆人从陌生到渐渐熟悉、习惯了起来。
将对民宿业造成“断头式”打击
去年11月,国民党在台湾县市长选举中大胜。台湾《旺报》称,这让旅游业者重燃了希望。台湾海峡两岸旅行发展协会理事长姚大光当时甚至预估,2019年赴台陆客可达400万人次。
台湾“移民署”和“交通部观光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陆客赴台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8%,共计167.7万。大陆仍然是台湾境外游客最大来源地,比重达28%。
随着大陆暂停自由行,台湾旅游业下半年将遭受重击。台湾《工商时报》说,现在大陆团客和自由行旅客人数基本差不多。一名旅行社人员称,目前每天申请赴台的自由行陆客大约为7000人。
台湾旅馆商业同业公会全联会副理事长郑生昌认为,大陆赴台旅游受到的大环境影响是具有“联动性”的,现在既然自由行受到限制,团客也一定或多或少有所减缩。但是会下降到何种程度,还需要时间观察。
有台媒预估,今年陆客赴台人数可能骤降70万,至少将损失五六十亿美元的观光收入。在南投、花莲、台东、垦丁等陆客自由行最常去的景点地区,当地民众可能“哭都来不及哭”。
这其中,对住宿业的打击尤为沉重。据台湾《中国时报》7月31日报道,台湾好客民宿协会理事长黄秀惠表示,大陆散客喜爱入住民宿,尤其是在垦丁、九份、清境、花莲等地,这些地区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游客来自大陆。
花莲县旅馆公会理事长陈义丰说,此次大陆罕见暂停自由行,估计8月10日后住房率将“断头式锐减至3成”。而台湾“中时电子报”援引的住宿业者的话说,之前旅客团骤降只影响3成住宿业者,现在自由行游客“归零”,住宿业不分规模、等级、大小将全面受打击,“谁都逃不过”。
大陆游客是台湾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台湾“交通部观光局”的数据显示,大陆游客平均每天消费184美元,不及日本游客的214美元和韩国游客的194美元多。然而,大陆游客平均每天花在购物上的钱是最多的,达83美元。韩国为46美元,日本是40美元。
日本游客的消费对台湾普通商贩的帮助并不大,他们基本将钱用在“大宗”旅游开销上,不像大陆游客喜欢“买买买,吃吃吃”。《环球时报》记者曾在日月潭遇上一位卖卤蛋的阿婆,她的生意完全看陆客有多少。陆客多的时候,10天可以卖1万个以上的卤蛋。
依赖大陆游客的还有“起得比鸡早、开得比马快、吃得比猪差”的旅游大巴司机。像上述阿雪、阿婆这样的旅游业者或许只是没有收入,但不会负债累累。大巴司机就不同了,许多人当初通过集资、借款购买大巴车加入赚陆客钱的行列。
这些司机不得不天天出勤,否则就会陷入负债的困境。因此从2016年起,台湾出现了一连串“旅馆倒闭、大巴报废”的新闻事件。现在,台湾大概总共有1.6万辆大巴,其中找不到司机的多达3000辆。
此次大陆暂停自由行后,有些不了解情况的民众认为,大陆是要“惩罚”台湾老百姓。赵少康对此不以为然。他在政论节目中表示,虽然此次是“突发禁令”,但也并非没有可循之处。
主要原因还在于蔡英文当局这三年肆无忌惮地“亲美反中”。前段时间民进党大修“国安五法”,蔡英文还声称要修订“中共代理人法”,这些都是对大陆的挑衅举措。
一名岛内媒体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大陆之所以出台这一举措,就是希望蔡英文当局能正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别再刻意透过拖延两岸僵局化解、限缩两岸交流等消极方式,让两岸关系更加恶化。
说起大陆赴台游开放的意义,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金奕8月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两岸民众的直接交流与接触增加,加深彼此了解,并逐渐使两岸和平发展成为双方民众最大的共识。
一旦执政者偏离了这个轨道,那么台湾的民意会在一定程度上将当局的激进政策往回拉,“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意义”。另外,两岸民众之间的好感度在这些年也急剧上升,尽管在接触中也会发生一些误会、出现杂音,但交流加深会让台湾民众发现大陆人民身上越来越多的优点。
另外,大陆民众直接带去的新信息,也会让他们对大陆的政治和社会发展有了更多认识。
蔡英文声称大陆决定是“战略性错误”?
蔡英文当局一段时间以来猛踩两岸关系,不断强化对抗大陆的姿态,积极充当美国打压中国大陆的筹码,对两岸各种交流注定会造成破坏和侵蚀。两岸如果出现合作上的倒退不值得大惊小怪,而且责任完全在台当局一方。
我相信,如果陆方主动采取撤回或降低某项合作的决定,一定有不得已的重大原因。这样做的目的只会是维护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这样的决定会经反复斟酌,预先充分考虑对大陆民众会否造成负面影响。
我相信大陆有关部门一定对暂停赴台自由行将造成的各种影响都做了极其认真的考量,如果说一些大陆游客会因此感受到不便,那么一定有更重要的受到威胁的公众利益需要保护。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
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一方面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一方面又幻想大陆按照其之步伐,主动向其妥协。但结果却是被现实狠狠打脸。
随着两岸关系转冷,台湾本就颓靡的经济愈发颓靡不振,而蔡当局所力推取代大陆的所谓“新南向计划”等等,由于完全不具备现实可行性,也最终沦为笑柄。
而这一系列事件的后果,就是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的支持率暴跌,并在去年底的县市长选举中遭到惨败。
面对如此危局,即将面临2020 大选的俄蔡英文自然要想办法挽回局面。只不过,台湾经济被大陆深度捆绑的现实,决定了蔡英文在经济方面的溃败已成定局;
这种情况下,要想挽回局面,只能从政治方面入手,也就通过鼓噪胎毒,邀取民众好感——毕竟经过多年经营,胎毒在台湾社会已成气候,大批民众已被毒鸡汤洗脑。
虽然大陆在两岸实力对比方面的绝对强势,决定了这些岛民理性上也明白胎毒是条死路,但在感情层面,他们依然对此抱有念想。
如果蔡英文能做到既推动胎毒,又不招致大陆报复,那还是很能在这部分民众那刷一波好感度,挽回些选票的。
蔡英文过去半年多时间里对胎毒的风格急转——由过去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摇身一变,开始赤裸裸明目张胆。她希望这种火中取栗,能帮助其挽回民意,守住2020.
只不过,现实依然给蔡英文和胎毒分子狠狠打了个脸——暂停自由行,就是大陆对她们的警告。
暂停自由行,严格来说也只是牛刀小试而已。如果蔡英文继续一意孤行,如果那些胎毒岛民依然沉迷梦中不愿清醒,那么接下来,大陆还有更多的储备手段可以拿出,一个一个的在他们头上炸响。
不信邪的话,不妨就来比比,到底是大陆打击胎毒的手段狠;还是胎毒分子的天灵盖硬!
(责编:白民伟)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