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上去中国化 台当局不再用大陆地名命名军舰
在16日的台湾“立法院”质询会上,有关台湾军舰如何命名的问题引发关注。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民进党“立委”蔡适应16日询问台海军计划建造的几种新型舰艇,包括“沱江”级导弹巡逻舰的量产以及两栖船坞运输舰等,命名作业是否已经启动?
台“海军参谋长”敖以智回应称,“沱江”级军舰将延续巡逻舰的传统,以“江字号”命名;两栖船坞运输舰将延续船坞登陆舰的传统,以“海字号”命名。台“国防部长”严德发还称,不会用大陆地名命名,未来会将台湾乡镇市区等纳入命名。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截图
国民党1946年公布“海军舰艇命名原则”,规定巡洋舰以省市命名、驱逐舰以人名命名、潜艇以江湖河川命名、护卫舰艇以县名命名、辅助舰艇以山名命名等。
台军一直沿用这一规则,像“康定”级几艘军舰被命名为“康定”“西宁”“昆明”和“武昌”等,“成功”级军舰命名为“成功”“继光”“岳飞”“子仪”和“班超”等,基本上是中国历史名将。
台湾海军现在服役的4艘“基德”级驱逐舰,原本要按照“纪律严明,同扬武德”而取名为“纪德”“明德”“同德”和“武德”,但台湾“立法院”2005年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未来海军军舰要以台湾人名和地名来命名。
在16日的台湾“立法院”质询会上,有关台湾军舰如何命名的问题引发关注。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民进党“立委”蔡适应16日询问台海军计划建造的几种新型舰艇,包括“沱江”级导弹巡逻舰的量产以及两栖船坞运输舰等,命名作业是否已经启动?
台“海军参谋长”敖以智回应称,“沱江”级军舰将延续巡逻舰的传统,以“江字号”命名;两栖船坞运输舰将延续船坞登陆舰的传统,以“海字号”命名。台“国防部长”严德发还称,不会用大陆地名命名,未来会将台湾乡镇市区等纳入命名。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截图
国民党1946年公布“海军舰艇命名原则”,规定巡洋舰以省市命名、驱逐舰以人名命名、潜艇以江湖河川命名、护卫舰艇以县名命名、辅助舰艇以山名命名等。
台军一直沿用这一规则,像“康定”级几艘军舰被命名为“康定”“西宁”“昆明”和“武昌”等,“成功”级军舰命名为“成功”“继光”“岳飞”“子仪”和“班超”等,基本上是中国历史名将。
台湾海军现在服役的4艘“基德”级驱逐舰,原本要按照“纪律严明,同扬武德”而取名为“纪德”“明德”“同德”和“武德”,但台湾“立法院”2005年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未来海军军舰要以台湾人名和地名来命名。
台湾“沱江”军舰。来源:台湾“联合新闻网”
近年来,台军舰命名更是多次引发争议。2014年,台海军自制双船体导弹巡逻舰命名为“沱江”,民进党质疑不该使用大陆地名,认为“不够台”。当时台湾海军解释称,“沱江”虽然是四川地名,但它是1958年“八二三”战役期间的“战功舰”,再度以其命名“是为了继承前辈的精神”。
蔡英文上任后首度视察海军就登上“沱江”舰,绿营才不再有杂音。台海军从美国采购的两艘二手“佩里”级护卫舰,原定取名“铭传”与“逢甲”,以纪念清代首任巡抚刘铭传与台籍历史名人丘逢甲,但绿营认为刘丘二人与大陆历史文化“太过相关”。
联合新闻网16日称,台海军现役的“锦江”级巡逻舰,有部分已经以台湾河流命名,如“凤江”(凤山溪)、“高江”(高屏溪)、“曾江”(曾文溪)和“新江”(新店溪)等;现役唯一的船坞登陆舰“旭海”号则是屏东满州乡的地名,也是“中科院”九鹏基地所在地。
两岸军舰有时“撞名”。2017年2月亲绿的《自由时报》曾报道称,解放军新下水的驱逐舰“西宁”号,与台军拉法耶特级护卫舰“西宁”号同名,“独派”为此感叹“都是用中国地名惹的祸”。有舆论直言,军舰“撞名”的背后正显示两岸文化同宗、血脉同源。民进党当局不再用大陆地名命名军舰,是在军事上搞“去中国化”。
近日,蔡英文在脸书发文喊话台军,称“和平从来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而是靠我们自己捍卫。我们一定要随时保持最强的战力,共同面对挑战”。蔡英文这一“自嗨式鼓舞”的举动,遭到台湾网友的唏嘘。
据台媒7日报道,蔡英文当天前往马祖视察当地台陆军以及蛙人部队,稍早她透过脸书喊话台军,“和平从来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而是靠我们自己的捍卫。我们一定要随时保持最强的战力,共同面对挑战,打造更精实的台军,捍卫和平。”
她还表示“谢谢每一位台军弟兄姊妹,肩负起捍卫台湾安全的责任。”
蔡英文对台军的“鼓舞”引来岛内一片嘘声,有网友表示“蔡英文又在讲空话。难道要靠拿锄头和簸箕捍卫台湾?”、“说的好听。其实,民生凋蔽,捍卫无力。”
还有网友讽刺称“和平靠逃兵?”、“和平从来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要靠我们巴结贿赂!”
更有网友质问蔡英文“对抗就是走向战争,还有什么和平可言?”、“蔡草包三年多以来拒绝‘九二共识’,不断挑衅大陆,破坏和平,然后又说要如何捍卫和平,有毛病!”
蔡英文过去把军人羞辱了不只一遍,现在要凭一两句话鼓舞台军,谈何容易?
早前,蔡英文当局推动“年改”,大砍老兵退休金,在岛内引发强烈反弹,甚至连台湾行政部门前负责人张善政也指责民进党当局,不仅让退伍的老兵对当局心寒,也让在役的军人对未来感到恐惧。
国庆前夕,中国“高光时刻”不断。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而在另一边,阅兵集训点官兵的英姿也吸引不少台湾媒体探访。看完大陆新成就,再反观岛内,台媒纷纷叹气。
“大陆飞腾国际 台湾还在原地”
《中国时报》26日的文章用了这样的标题《大陆飞腾国际 我们还在原地》。文章对比了一下“仅历时4年就完工”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反观了一下“完工日期拖延”的台湾桃园国际机场第三航厦(T3航站楼),直叹“两岸执行力对比鲜明”。
文章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仅历时4年就完工,反观桃园国际机场第三航厦,从2015年10月底由英国设计团队赢得竞图之后,主体工程3度流标,完工日期已从2021年底延到2023年底,且能否达成还是个问号。
此外,桃园机场公司近年工程问题不断,每隔一段时间就传出跳电、漏水,令台当局颜面尽失,今年8月还爆出弊案,工程处长收贿遭收押禁见。
《中国时报》叹,大兴机场是由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团队所设计,该团队也负责设计台湾新北市淡江大桥。但同样请到全球顶尖团队,淡江大桥经历7次流标,主桥段今年3月才动工,两岸执行力对比鲜明。
大陆阅兵严格集训 对比台湾“草莓兵”……
台媒还纷纷对大陆阅兵集训进行了报道。
“东森新闻云”记者探访了位于北京的阅兵集训点后直呼,官兵们不但精神面貌好,体力耐力也够硬。男女官兵一视同仁,每周受训五天,风吹日晒雨打,天天出班八小时,整列踢正步作到同一直线。
台湾《联合报》则从现场听到多首震撼的乐曲,称赞“气势颇为惊人,届时军乐团将带动现场观众更热烈的气氛。”官兵也通过了“高温和体力的考验”。
有趣的是,《联合报》在标题中叹道,“对比台湾草莓兵……”。
“草莓兵”是对失去吃苦耐劳精神的青年士兵形象化的说法,形容士兵体能差、抗压性不足。
有台网友顺势搬出了“台湾的兵需要吹冷气”的梗。原来,今年夏天,岛内部分地区时常飙高温,台军被曝有士兵在进行体能检测时发生“热伤害”,台军因为天热而暂停体测,此事在岛内引起嘲讽。
《联合报》的报道招致一些网友攻击,认为报道“贬低自己人”。但很快就有台网友反击称,“对自己同胞的成绩和成就要有认同”“这是一种纪律与训练,两岸军队对比,谁能打仗,不言自明 。”
一直以来,台湾节目总会时不时爆出“榨菜、茶叶蛋都吃不起”之类让人哭笑不得的言论,但情况也在改变,台湾媒体越来越愿意主动认识、并关注起内地的新发展和新变化,这有助于两岸加深了解、消除误会。未来,还有更多的辉煌成就值得台媒关注和传播。
(责编:白民伟)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