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中国首都最佳位置在哪?孙中山的回答暴露野心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西陆网 时间:2025-07-11 21:51
导读:1866年11月12日,伴随着哇的一声啼哭,一个注定不会平凡的婴孩出生了。他幼时便聪慧好学,勤于思考,总是喜欢缠着当地的老人为他讲故事。长大后,又坚韧不拔,不为失败所击倒,

1866年11月12日,伴随着“哇”的一声啼哭,一个注定不会平凡的婴孩出生了。他幼时便聪慧好学,勤于思考,总是喜欢缠着当地的老人为他讲故事。长大后,又坚韧不拔,不为失败所击倒,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所奋斗。

他,即是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出生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阴影还未散去,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刚刚平息,清政府还在通过洋务运动做着最后的挣扎。

生存于那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年代,孙中山先生深知和平的可贵和强国的重要性。从小就爱听老人讲述太平天国运动故事的他,愈发坚定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当有我”的救国信念。

1892年7月,孙中山先生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他医术精明,曾于澳门,广州等地免费行医。也正是在行医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广大底层老百姓生活之艰苦与统治阶级的无能和不作为。他也曾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但他的意见却被弃如敝履。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后,也让孙中山先生深刻认识到了清政府的无能,愈发坚定了改除弊政,革新救国的理想信念。于是,孙中山先生远赴檀香山,为复兴中华寻求志同道合的战友与同志。

1866年11月12日,伴随着“哇”的一声啼哭,一个注定不会平凡的婴孩出生了。他幼时便聪慧好学,勤于思考,总是喜欢缠着当地的老人为他讲故事。长大后,又坚韧不拔,不为失败所击倒,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所奋斗。

他,即是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出生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阴影还未散去,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刚刚平息,清政府还在通过洋务运动做着最后的挣扎。

生存于那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年代,孙中山先生深知和平的可贵和强国的重要性。从小就爱听老人讲述太平天国运动故事的他,愈发坚定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当有我”的救国信念。

1892年7月,孙中山先生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他医术精明,曾于澳门,广州等地免费行医。也正是在行医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广大底层老百姓生活之艰苦与统治阶级的无能和不作为。他也曾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但他的意见却被弃如敝履。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后,也让孙中山先生深刻认识到了清政府的无能,愈发坚定了改除弊政,革新救国的理想信念。于是,孙中山先生远赴檀香山,为复兴中华寻求志同道合的战友与同志。

1985年1月,孙中山先生又回到香港创立了复兴中华的组织,并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奈何因事情中途泄露而失败,从此被迫流亡海外16年。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正是这16年的海外旅行,使革命的火种得以在华侨中广泛流传,为后来革命的胜利埋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5年8月,孙中山先生参与创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民主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也正是此时,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主、民权、民生”三大概念,为革命设立了目标。

后来孙中山先生又先后领导了数次武装革命起义,虽然尽皆失败,但却唤醒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意识。在武昌起义爆发的第一时间,也是孙中山先生立刻与英美法等强国展开外交,从中斡旋,争取他国的支持。随后在多省代表会议上,孙中山先生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而成立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为这个国家选择一个政治中心,那么中华民国建国之初设想的首都是哪里呢?孙中山先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诸多学者大惊:“原来孙的野心这么大”!

当时,近代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先生认为,新中国的首都最好是定在武昌。因为武昌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且不像北京有强大的旧势力阻碍新中国的发展,也不像南京无天险可守,又不像古都西安自然环境衰退不适宜居住。

但孙中山先生当时认为武昌城的面积不大,虽位于中国的中原位置,但却很难辐射到偏远地区,如新疆、内蒙还有东北来说。所以孙中山先生说:“如果想要成为亚洲的共主,则应当迁往伊梨”。

从孙中山先生的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的野望。选择都城时,并不仅仅考虑到中国,更考虑到要称霸亚洲,所以要定都伊犁。

但遗憾的是,由于革命果实被窃取,孙中山先生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担任新的大总统。不曾想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成功果实后,选择北京作为都城,且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毅然发动复辟。导致了长达16年的军阀混战的开始。也致使孙中山先生在革命的事业中积劳成疾,抱憾离去。

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先生临终前17天时,他仍然忧心革命事业,预先立下了三份遗嘱,先生的《家事遗嘱》暂且不提。但其余俩份遗嘱,一份《遗嘱》是对内嘱托国民党如何安身立命,为其规划好了未来的政策与方向。

另一份《致苏联遗书》又是对外结交苏联,表以深情大义,请求苏联的援助,为革命事业找到了外来助力。不夸张的说,孙中山对革命事业的帮助丝毫不逊色三国时期诸葛亮对于蜀国的帮助。一生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连身后之事也多重安国。诸葛先生有死后三道锦囊解蜀危,中山先生去后有三道遗嘱助革命。

孙中山先生因肝癌不幸离世,享年59岁。他离开那年,国民共产两党开始通力合作,广州国民政府方兴未艾,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初见成效。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怀揣理想的一生,也是事业未竟的一生。他为复兴中国而耗尽了毕生之力,而我们对他最高的敬意便应当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力量,不畏任何困难,为他梦寐以求的复兴中华而继续努力奋斗。

义士横刀救神州,辛亥举枪忾同仇。大军起义风雷怒,帝制封建到此休。这是孙中山先生当时鼓舞革命斗争的一首诗。今天,也让我们用这首诗来纪念孙中山先生。

(责编:李雨)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