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党逼宫,日元突袭,拉美起义抗击美元霸权
据外媒报道,美国总统拜登预计将于1月24日在白宫接待民主党国会领导人以协调美债暴雷危机;不过一位白宫官员说,将起决定作用的国会议长麦卡锡的访问日期却.还没有确定。白宫曾一再表示,不会就提高债务上限进行谈判,并利用共和党的一些削减开支的建议与民主党的优先事项形成对比。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1月20日警告,任何未能偿还债务的行为都是违约,如果联邦政府无法偿还债务,将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并产生广泛影响。
耶伦此番言论是针对此前部分共和党联邦众议员提出以优先支付某些债务缓解财政部资金接近耗尽的情形而作出的回应。这些议员认为,在本月19日触及债务上限后,财政部可考虑优先支付美国国债利息以减少对金融市场造成的损害。
耶伦19日在致国会的信中称,由于联邦政府触及31.4万亿美元的法定举债上限,即日起财政部将采取特别措施,避免联邦政府发生债务违约。
目前,国会两党正就提高债务上限展开对峙。对此,美国总统拜登20日表示,他正推动无条件提高债务上限。
麦卡锡同日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点名回应拜登称:“我接受你的邀请,愿意坐下来讨论一个负责任的债务上限,以解决不负责任的政府开支问题。我期待我们的会面。”作为新上任的共和党议长,麦卡锡希望将提高债务上限的投票与削减政府开支挂钩。
最近一次提高债务上限是在2021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立法,将债务上限提高到了当前的31.4万亿美元规模。现在,美国国会共和党和民主党人又准备开始新一轮的争斗。
控制国会众议院的共和党人表示,在政府开支大幅缩减之前,他们不会批准任何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共和党籍众议员指责民主党人“无所顾忌地”挥霍纳税人税款。
据外媒报道,美国总统拜登预计将于1月24日在白宫接待民主党国会领导人以协调美债暴雷危机;不过一位白宫官员说,将起决定作用的国会议长麦卡锡的访问日期却.还没有确定。白宫曾一再表示,不会就提高债务上限进行谈判,并利用共和党的一些削减开支的建议与民主党的优先事项形成对比。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1月20日警告,任何未能偿还债务的行为都是违约,如果联邦政府无法偿还债务,将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并产生广泛影响。
耶伦此番言论是针对此前部分共和党联邦众议员提出以优先支付某些债务缓解财政部资金接近耗尽的情形而作出的回应。这些议员认为,在本月19日触及债务上限后,财政部可考虑优先支付美国国债利息以减少对金融市场造成的损害。
耶伦19日在致国会的信中称,由于联邦政府触及31.4万亿美元的法定举债上限,即日起财政部将采取特别措施,避免联邦政府发生债务违约。
目前,国会两党正就提高债务上限展开对峙。对此,美国总统拜登20日表示,他正推动无条件提高债务上限。
麦卡锡同日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点名回应拜登称:“我接受你的邀请,愿意坐下来讨论一个负责任的债务上限,以解决不负责任的政府开支问题。我期待我们的会面。”作为新上任的共和党议长,麦卡锡希望将提高债务上限的投票与削减政府开支挂钩。
最近一次提高债务上限是在2021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立法,将债务上限提高到了当前的31.4万亿美元规模。现在,美国国会共和党和民主党人又准备开始新一轮的争斗。
控制国会众议院的共和党人表示,在政府开支大幅缩减之前,他们不会批准任何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共和党籍众议员指责民主党人“无所顾忌地”挥霍纳税人税款。
历史上,两党实际上都曾试图在债务上限问题上博弈。试图利用通过债务上限,来推动其他法案的通过。这是在玩火,对吧。让政府债务违约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这无助于解决长期财政状况的问题。事实上,这会使它变得更加困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戈皮纳特近日表示,美政府陷入债务上限危机将“必然”导致政府信用评级被下调的风险加大,这将给美国和全球其他经济体带来额外风险。
考虑到日益逼近的美债危机以及美元货币政策风险,世界各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订应对预案。
英国《金融时报》1月22日报道,巴西和阿根廷将在本周举行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峰会上宣布,两国正就建立“共同货币”展开准备工作,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此举有望促成仅次于欧元的全球第二大货币区。
基于同样的考虑,日本央行已于2022年多次上演在深夜偷袭汇率市场的现象,国际金融界称之为日元对美元发起的“新珍珠港事件”,日本央行大手笔抛售美债等美元类资产,以此捍卫日元。
据悉,在日元突袭之前,日本财务省曾在2022年二季度向美国财政部发出请求,希望共同干预货币汇率,但却被美国财政部直接拒绝。
在“安倍经济学”的背景下,日本央行加速宽松,长期的负利率导致日元持续贬值,进而在美联储过去一年上演超强加息时,加上日本的贸易逆差加剧,日元瞬间失去了应对美元侵袭的能力,2022年日元兑美元一度贬值到150的水平。
简而言之,正是因为美联储利用加息缩表周期,在日本上演了收割财富利差的戏码,才使得日本央行采取必要的反击措施。
日本央行发起的反击在近期遭受重创,特别是2023年开年以来,以“寡妇交易”著称的卖空日本国债现象再度卷土重来。
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0.536%,超过了日本央行的目标区间。这反映出,包括美元资本在内的全球买家正在持续收割日本市场,日本国债持续陷入“僵尸债",即不具备全球流动性的困境。
这就意味着,在日本央行货币储备的篮子中,还需要继续减少美国国债,进而转向日本国内债券,才能完成捍卫日元的战略目标。显然,日本央行,日本财务省此时似乎正在与美联储、美国财政部陷入前所未有的“货币战争”。
美国财政部于美东时间1月18日公布的最新一期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该数据延后两个月惯例)显示,在截至2022年11月的12个月间,日本已经累计净抛售了规模高达2464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从2021年的1.3286万亿美元的峰值跌落至1.0822万亿美元的低水平区位。累计净抛售美债比例高达近23%。
美国金融网站零对冲分析认为,日本作为美债最大持有国,和全球目前唯一拥有万亿美债规模的持有国,未来为维系日本市场和日元的价值,在某个时候或将抛售规模高达9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而考虑到美国债务上限已经在1月19日到期,并且6月5日之前可能无法提高上限,一旦日本大规模做空美债,似乎正在成为引爆美国债务危机的“金融核弹”。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中国已经连续7个月持有的美债规模都保持在万亿美元以下。并且经美国财政部的数据修正后,中国在去年10月的美债持仓就已跌至9000亿美元以下,至8778亿美元,而截至去年11月,中国的美债持仓已降至8700亿美元。
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则多次预测,不排除中国抛售更大规模美国国债的可能性。而零对冲分析称,中国或将抛售规模高达7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以上这些都是摘自国内外各大网站和媒体的新闻报道,接下来给大家梳理一下2023年我们在全球金融资本市场可能会面临的挑战以及机遇。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我们不妨顺着美国专家学者的分析来做出这样一个探讨,中国是否会抛售高达7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而此前在分析日本央行的情况时,考虑到日本为了捍卫日元,可能会大规模做空美债,并且将成为引爆美国债务危机的金融核弹。
众所周知,美国国债海外最大的债主就是中国和日本;前一阵子,美联储加息缩表,于是大量国际资本将手里的其他货币资产抛售,换成美元存进美联储,简单地讲就是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日元成为了重灾区。
与中国不同,日本执行的是货币自由流动政策,再加上日本经济长期不温不火,没有太多的增值空间,因此日元成为了众多国际资本抛售的对象,做空日元成了必然的结果。
日本原本因为受到俄乌冲突的冲击,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此时日元再被做空,日元贬值再加上通货膨胀,屋漏又逢连夜雨,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大规模抛售美债,才能对冲国内经济的风险。
中国与日本不同,从全球财富配置的角度来看,美债是中国的主要外汇资产,在相对稳定的大好局势下,如果做空美债,可能就会使得国家主权财富缩水。
那么,美元加息缩表到底会对中国金融资本市场产生如何的影响呢?
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稳健,俄乌冲突之后在能源领域和俄罗斯以及中东国家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贸易上也有东盟和欧盟互为利益相关的双保险,而和美国事实上已通过贸易投资一体化形成利益相关者关系。
因此,人民币资产不仅未因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而失损,反而成为了国际资本眼里的宠儿;再加上美国经济预期衰退的情况极有可能发生,包括美元在内国际资本正在加大对相对更为可靠的人民币资产的投资。
因此,中国从表面上来看,除了适当减仓一定比例美债实现对冲之外,好象没有太多理由要做空美债这一主要外汇财富,除非象美国对付俄罗斯那样对中国发动货币战争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极端事件发生。
我们都知道,美元和美元资产作为全球主要货币及其货币资产,和美元此前极高的国际信用密切相关;即使发生各种极端事件,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美元能够实现刚性兑付,而美元资产也能够保值增值;这样的基础是美国用百年以来做为全球最大的自由民主国家以及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地位才能成就的。
从这一点上看,与其说美国是一个国家,还不如说美国在世界主要投资者心目中已经成为了一家信用度极高的“跨国公司”;而这些投资者或是这个公司的股东,或是这个公司的债权人,颇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关系。
美国之所以能够在俄乌冲突发生时悍然对俄罗斯按下金融核弹发动货币战争,就是因为这家“跨国公司”的大部分股东和债权人认可美国作为控股股东的此类行为,愿意和美国站在一起共同制约俄罗斯,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俄罗斯在很多国家眼中确实是一个高风险因素,至少在欧美地区大部分发达国家心目中这是一个共识机制。
尽管有一部分国家并没有跟进美国的货币战争,但是毕竟已经跟进的各个国家在整个国际贸易投资总量中还是占据了绝对的份额优势;当然,这场战争的打响也让世界各国更看清了美元霸权收割世界财富的真实意图,大多数传统能源国家因此并没有和美国站在一起,并且已经在货币多元化方面做出了实际行动,正在建立独立于美元以外的双边或区域货币体系。
然而,这样的局面或许是美国乐意看到的;这个国际金融市场的高端玩家,早已经深诣“不破不立”的其中之道,一方面左手翻云扰乱现有以传统能源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市场从中获益,另一方面右手覆雨以新能源为替代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持续做庄。令美元资本非常自信的是,只要货币霸权尚在,游戏规则制订权在手,怎么玩都是赢家。
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在货币战争这一高端战局中,可谓是优势占尽,颇有当年游牧民族和海洋文明通过绝对的武力强取豪夺的风范。
美国已经非常明确地将中国列为全球主要竞争对手,现在割不动中国韭菜是因为我们有限制国际货币自由流通的保护措施。
其实,这样的自我保护无形之中也是在“作茧自缚”,和当年满清时代的闭关锁国并无明显区别;我们是否只能被动地等对手把“金融大炮”架到肉眼所及的“主权财富城池”之下才揭竿而起呢?
从在下的角度来看,倒也未必,凡行不义者,必有软肋。如同当年作为游牧民族主要势力的匈奴人那样,其软肋是没有固定的城池和土地,人财物就必然缺乏足够的城池作为可持续的保障;因此,匈奴人往往通过强攻农耕文明的城市来获得各类资源,而其自我防守能力普遍较弱,特别是在阵地上中的防守更是如此,这就给了霍去病卫青主动出击攻其后方的战略机遇。
美元霸权和美元资产同样如此,由于缺乏制造业实体经济作为支撑,美元资本只能通过到处拱火和四处出击,汲取实体经济国家的红利,威逼利诱产业资本向美国境内转移,以此支撑其国内的稳定局势;再加上美国以其绝对的海空霸主地位捍卫着本土不受攻击,这才使得各国资本大家把财富变成美元资产才能保证相对安全。
中国航母战略目前已有三胎,这么做的目的正是要在海洋霸主的优势领域撕开一个口子,象当年霍去病和卫青那样,师夷长技以制夷。当然,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稳定的输出和补给,中国强大的制造业能够保障稳定的输出,而补给则要靠全球贸易主要节点地区的港口码头以及机场方可实现,这样的布局并未为了进攻,而是要保持足够的威慑力,让霸权不能凭借其海上优势而在全球贸易流通领域为所欲为。
中国没有必要象美国那样全球拱火,因为破坏往往比建设更为容易,只需要在美国的后花园里攻敌必救即可,而美国要想保持住其在全球各国的既有优势,必须在海外驻军以及资助扶助买办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方可实现,这样的消耗战是其最不想看到的。
当然,军事战争往往是最后选项;而在货币战争领域,中国同样要有三胎战略规划,在决定未来的全球相关领域,集全国之力打造绿色金融、数字金融以及科技金融三大国际战队,和美元资本在正面战场上展开一场极限竞争。
同时,我们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联合那些被美元收割过的各国资本,比如说欧洲的绿色金融资本、美国内部的数字金融资本、德国日本的科技金融资本以及中东的能源金融资本等等,与各国主权财富资本共同组建复仇者联盟,逐步削弱美元霸权在全球贸易投资领域的相对优势。
当然,以此获得的金融市场蛋糕,可以通过事先商定的共识机制分配给协同各方,让各国都能够从“打土豪、分田地”的金融霸权反击战中获益并建立契约认同和自主可控的国家主权财富体系,从而缔造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国际主权财富命运共同体。
事实上,世界各国的国家主权财富苦美久矣,无不期盼有一簇拥有顽强生命力的不屈火焰从东方点燃,以此烧毁单极霸权为了维护一己私利而刻意编织的谎言、不公、欺诈与讹骗。
当前,美国内部因资本利益分配不均已经开启明争暗斗,日本作为美元资本最大的盟友为了自保挺而走险突袭美债试图火中取栗,拉美这个美国传统意义上的后花园也因久受压迫而不得不奋起反击,再加上美元疯狂印钞以及加息缩表形成的反噬日益逼近;
这正是各方力量联合起来的最好时机,以此燃烧起来的星星之火必将形成照亮全人类和平发展这一共同希望的燎原之势。
(责编:李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