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位格格,一直活到了2014年辞世
2014年5月,北京的一家医院中,一位气质雍容的老妇人永远地合上了双眼,但眼角的泪痕却没有消失——临终前关于往事的追述,让她双目含泪。
她就是被称为“清朝最后的格格”、后半生改名为金默玉的爱新觉罗·显琦,他的父亲是清朝铁帽子王之一,按惯例应该封为“和硕格格”。而有此地位的人中,金默玉是最晚去世的,因此称她为最后一位格格并非虚言。
不过可惜的是,在她出生时,爱新觉罗家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皇位,曾经身为顶层权贵的其父肃亲王,也颠沛流离到了东北,显琦虽然生活在王府的“虚荣”之中,却只能从长辈的描述里感受当年的气派。
不过即使如此,显琦也从小被按照格格的礼节要求,虽然肃亲王的头衔不再,但肃亲王府的各种规矩,依然束缚着这个庞大家庭——她上面还有十六个哥哥和姐姐。
显琦四岁那年,父母就先后去世,也得益于家庭成员众多和王府遗留的财物,她在三个同父异母姐姐的照顾下,顺利长大了。
1937年,为了低调改名为金默玉的显琦决定参加工作,她的职业规划是当一名记者或者去拍电影,不过这几乎遭到了整个家族的反对。
虽然离清帝退位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年之久,但家人们还是无法想象,王府的“格格”,怎么能在社会上抛头露面?为了断绝金默玉这个“离经叛道”的念头,家人将她送到日本留学,希望能管住一段时间。
2014年5月,北京的一家医院中,一位气质雍容的老妇人永远地合上了双眼,但眼角的泪痕却没有消失——临终前关于往事的追述,让她双目含泪。
她就是被称为“清朝最后的格格”、后半生改名为金默玉的爱新觉罗·显琦,他的父亲是清朝铁帽子王之一,按惯例应该封为“和硕格格”。而有此地位的人中,金默玉是最晚去世的,因此称她为最后一位格格并非虚言。
不过可惜的是,在她出生时,爱新觉罗家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皇位,曾经身为顶层权贵的其父肃亲王,也颠沛流离到了东北,显琦虽然生活在王府的“虚荣”之中,却只能从长辈的描述里感受当年的气派。
不过即使如此,显琦也从小被按照格格的礼节要求,虽然肃亲王的头衔不再,但肃亲王府的各种规矩,依然束缚着这个庞大家庭——她上面还有十六个哥哥和姐姐。
显琦四岁那年,父母就先后去世,也得益于家庭成员众多和王府遗留的财物,她在三个同父异母姐姐的照顾下,顺利长大了。
1937年,为了低调改名为金默玉的显琦决定参加工作,她的职业规划是当一名记者或者去拍电影,不过这几乎遭到了整个家族的反对。
虽然离清帝退位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年之久,但家人们还是无法想象,王府的“格格”,怎么能在社会上抛头露面?为了断绝金默玉这个“离经叛道”的念头,家人将她送到日本留学,希望能管住一段时间。
不过金默玉性格坚毅,她趁着战争爆发,主动中断学业,偷偷在北京的一家日本公司参加了工作,将发型换成最时髦的卷发,频繁参加在年轻人中最流行的骑马和网球活动,完全背离了一位“格格”的形象——除了花钱大手大脚,工资完全不够开销。
那时的金默玉表面上是无忧无虑的,活泼开朗、肆意青春,没有人看得出来,在她内心深处,埋藏着一个巨大的“悲痛”。
新中国成立时,原先肃亲王府丰厚的财产早已被哥哥们挥霍一空,金默玉除了变卖府中物品换钱外,还要靠亲手织毛衣售卖才能维持一大家人的生计。
为了把日子过下去,金默玉想过很多办法,帮别人洗过衣服、开过餐馆,一直到被征服编译局聘用为员工,拿上了固定工资,才算过上稳定生活,而这个时候,早已没有谁再说她不像位“格格”了。
后来金默玉与马万里结婚,两人情投意合,夫唱妇随,生活似乎朝她最期待的方向在发展。
然而仅仅4年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牢狱之灾彻底改变了金默玉的人生,也揭开了她最终最深的隐痛——爱新觉罗·显玗,或者说川岛芳子。
是的,在日军侵华时罪行累累的川岛芳子就是金默玉的姐姐,而这也是金默玉被逮捕的理由,为此她被判刑15年。在狱中,金默玉主动要求结束了自己的婚姻,她决定一个人度过人生的低谷。
直到1973年,金默玉才恢复自由之身,而那时她已经55岁,在天津的某农场工作时,她遇到了第二任丈夫施有为,在他诚恳的“攻势”下,两人结为夫妻,度过了余生。
金默玉一直没有孩子,因此她心中一直有一份执念,直到1992年时,她终于和丈夫一起开始了行动,耗尽所有家产,筹备物资创办了“爱心儿童日语班”。
此后,金默玉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这所简陋的培训班,利用自己多年的人脉资源,四处求助,耗费4年时间,将其发展成了一所培训学校,后来又在这所学校的基础上,建成了知名的东方大学城。
在接受陈鲁豫的采访时,金默玉似乎有感而发地说出了一段人生感言,一生中的喜怒哀乐,只有喜和乐才会与别人分享,而哀和怒都得埋在心底。
这不是故作深沉,而是她对自己的最真实的描述,她直到去世的前一刻,才说出了心底的秘密,也揭露了清朝皇室一个巨大的丑闻。
原来当年连累她入狱十五年的姐姐川岛芳子,并不是主动投身日本人,而是其父亲肃亲王,为了讨好川岛速浪,主动将女儿送给了他,这才让金默玉的姐姐走上了不归路。
亲姐姐成为一个汉奸,金默玉怎能不怒,但她却是被亲生父亲“出卖”,金默玉又怎能不哀。
她将这段痛苦在心中埋了几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吐露,虽然被牵连,却并没有背负这个包袱,过好了自己“不像格格”的一生,值得我们敬佩。
(责编:李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