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接班,宋美龄马上离开台湾,有重大内幕
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宋家三小姐,宋蔼龄爱钱,宋庆龄爱国,宋美龄爱权。”民国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垄断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正是因为这种家族性质的垄断机制,才导致当时的底层百姓苦不堪言,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宋美龄和蒋介石的政治婚姻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都说政治婚姻不过是逢场作戏,但是蒋、宋二人一共携手走过了四十八个春秋,多少给人一种假戏真做的感觉。
1975年4月,蒋介石在台湾病逝,在蒋介石的葬礼上,一向注重仪态的宋美龄嚎啕大哭。其实蒋介石人生的最后几年里,他们每天都会被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折磨,两人感情早已不再那么甜蜜,甚至已经陷入了分居的状态。宋美龄这一次恐怕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丈夫而哭,也可能是在为自己惨淡的政治前途而哭。
蒋介石去世后,由副总统严家淦担任总统之职,但是蒋介石生前一直在有意培养蒋经国,严家淦虽有总统之名,却无总统之实,台湾的大权依然被蒋经国牢牢把握。蒋经国的生母是毛福梅,蒋介石的原配夫人,两人成婚时蒋介石只有14岁,说是糟糠之妻也不为过。随着蒋介石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他的野心也开始膨胀,自然不愿与农村妇女毛福梅共度余生。
1920年以后,蒋介石先后遇见了两个女人,年轻漂亮是必备条件,但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蒋介石最终还是选择了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宋家三小姐宋美龄。而1927年,蒋介石才与原配夫人毛福梅离婚。毛福梅比蒋介石大五岁,一直以来都像一个姐姐一样照顾蒋介石,但是最后却惨遭抛弃。抗日战争爆发后,毛福梅在日军的一次空袭中遇难。母亲的遭遇如此悲惨,所以蒋经国必然对母亲抱有同情之心。
按理来说,对亲生母亲有多爱,对继母就有多恨。蒋经国虽说应该管宋美龄叫继母,但事实上两人年龄差距只有十几岁,而且蒋经国曾长时间在苏联深造,两人并没有多少感情基础,只是因为蒋介石的面子,两人表面上还算和睦。至于蒋经国是否恨宋美龄,没有明确资料记载,但是通过之后发生的事,可以推测出一二。早在1948年,蒋经国在上海整治贪腐,已经掌握了宋美龄的外甥孔令侃贪腐的相关证据。
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宋家三小姐,宋蔼龄爱钱,宋庆龄爱国,宋美龄爱权。”民国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垄断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正是因为这种家族性质的垄断机制,才导致当时的底层百姓苦不堪言,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宋美龄和蒋介石的政治婚姻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都说政治婚姻不过是逢场作戏,但是蒋、宋二人一共携手走过了四十八个春秋,多少给人一种假戏真做的感觉。
1975年4月,蒋介石在台湾病逝,在蒋介石的葬礼上,一向注重仪态的宋美龄嚎啕大哭。其实蒋介石人生的最后几年里,他们每天都会被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折磨,两人感情早已不再那么甜蜜,甚至已经陷入了分居的状态。宋美龄这一次恐怕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丈夫而哭,也可能是在为自己惨淡的政治前途而哭。
蒋介石去世后,由副总统严家淦担任总统之职,但是蒋介石生前一直在有意培养蒋经国,严家淦虽有总统之名,却无总统之实,台湾的大权依然被蒋经国牢牢把握。蒋经国的生母是毛福梅,蒋介石的原配夫人,两人成婚时蒋介石只有14岁,说是糟糠之妻也不为过。随着蒋介石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他的野心也开始膨胀,自然不愿与农村妇女毛福梅共度余生。
1920年以后,蒋介石先后遇见了两个女人,年轻漂亮是必备条件,但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蒋介石最终还是选择了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宋家三小姐宋美龄。而1927年,蒋介石才与原配夫人毛福梅离婚。毛福梅比蒋介石大五岁,一直以来都像一个姐姐一样照顾蒋介石,但是最后却惨遭抛弃。抗日战争爆发后,毛福梅在日军的一次空袭中遇难。母亲的遭遇如此悲惨,所以蒋经国必然对母亲抱有同情之心。
按理来说,对亲生母亲有多爱,对继母就有多恨。蒋经国虽说应该管宋美龄叫继母,但事实上两人年龄差距只有十几岁,而且蒋经国曾长时间在苏联深造,两人并没有多少感情基础,只是因为蒋介石的面子,两人表面上还算和睦。至于蒋经国是否恨宋美龄,没有明确资料记载,但是通过之后发生的事,可以推测出一二。早在1948年,蒋经国在上海整治贪腐,已经掌握了宋美龄的外甥孔令侃贪腐的相关证据。
蒋经国来到上海后严厉打击那些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权势人物,其中就包括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为了保住儿子,杜月笙交代了有关扬子公司囤聚商品的秘密,而当时扬子公司的负责人就是孔令侃。蒋经国没有畏惧孔令侃背后的势力,马上下令对扬子公司上海总部进行了查封。宋美龄得知情况后亲自乘坐“美龄号”专机赶往上海进行调节,没想到蒋经国铁面无私,誓要将孔令侃依法惩处。宋美龄无奈之下只好请蒋介石出马,这件事才被平息了下去。
宋美龄虽说和蒋介石膝下无子,但是与自己的外甥关系十分亲密,视如己出,宋美龄干涉蒋经国反腐,多少带有私心。到了台湾后,宋美龄曾经向蒋介石推举自己的亲信陆以正担任新闻局长,并且已经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但是蒋经国却跳出来反对,理由是陆以正曾是政校13期的学生,这一期的学生当年曾激烈反对自己出任教育长。
由此可以看出,在政治上,蒋经国、宋美龄不说是对手,但肯定是面和心不和,蒋介石是两人之间唯一的纽带。蒋介石在确定接班人这方面一直保持理智,纵使他与宋美龄之前恩爱有加,他也不愿意把大权交给宋家人,为了给蒋经国扫除障碍,蒋介石将宋子文、孔祥熙边缘化,逐步削弱宋家的势力。
与此同时,蒋经国在与毛人凤、吴国祯的政治斗争中大获全胜,一步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的地位就显得无比尴尬,她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已经远远不如蒋经国,以往追随她的“夫人派”也树倒猢狲散。面对这种处境,宋美龄可能也只有走为上策。
政治上的失势可以说是宋美龄在蒋介石去世后立即前往美国的主要原因,这一去就是十一年,宋美龄在美国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1978年,严家淦的过渡期结束,蒋经国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台湾的领导人,宋美龄得知消息后拒绝回台湾参加蒋经国的就职典礼。直到1986年,当时蒋经国已经疾病缠身,宋美龄才以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活动为由回到了台湾,并发表了一篇名为《我将再起》的文章。
该文章虽说是在纪念蒋介石,但是字里行间透露着自己的政治抱负,文章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台湾岛内的民众已经不愿在看到蒋家王朝在台湾一家独大,于是掀起了一场去蒋运动。虽说以往政见不合,但毕竟继子姓蒋,也算是“自己人”,宋美龄在维护国民党内部团结方面也作出了一些努力,但是蒋家王朝的落幕已经是大势所趋。
李登辉上台后,宋美龄意识到自己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于是只能黯然离去,从此便再也没能回到台湾。以上只是从政治角度分析宋美龄赴美的原因。作为一个心思细腻的女人,晚年的宋美龄如果继续在台湾,难免会睹物思人,曾经的“第一夫人”沦落到边缘人物,这种落差恐怕难以让这位贵妇人所接受。人到晚年,往往会多愁善感,当时台湾已经没有她的亲人了,反倒是美国还有许多家族的晚辈居住,所以从自身考虑,前往美国对于宋美龄来说的确是个明智的选择。
除此之外,宋美龄一直器重的孔令侃已经病重,如果她不趁现在身体还能经受长途旅行的煎熬,与外甥见最后一面,恐怕这将会是她终身的遗憾。1991年,宋美龄最后一次坐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随行的还有九十余箱行李,明眼人都能看出,宋美龄有生之年再也不会回到台湾这块让她黯然神伤之地了。宋美龄晚年生活十分规律,最开始是在纽约郊区的一座别墅里生活,但由于往来市区体检很不方便,所以卖掉了郊区的别墅,在曼哈顿区买下了一座公寓。
虽说几个晚辈有时间就来看望她,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懂得她内心的落魄,她每天寄情于山水,有些人劝她写回忆录来打发时间,但是她却说:“我没有什么好回忆的。”2003年10月23日,这位传奇女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虽说宋美龄的一生饱受争议,但她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曾为了民族利益四处奔波,只可惜她不是历史的宠儿,她只是台湾政治斗争中的弃子。
(责编:李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