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与转账法律界限何在?一纠纷案引热议
最近,一起借款纠纷案的审结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使得很多人对于微信红包和转账的法律边界感到困惑。
究竟什么时候应该选择转账,什么时候应该发红包?此外,关于特殊金额如520、1314等的转账,是否可以要回?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微信借款纠纷案,裁定微信红包与转账有本质区别,
红包属于赠与,而转账则属于借款。该判决要求被告周先生偿还原告刘女士借款12900元。
此案源于2019年,刘女士通过微信认识周先生,随后周先生以经济困难为由向刘女士多次借款。
法院审理后认为,微信红包自身含有“赠与”意义,而微信转账则需具备借款关系的证据。
在具体情况下,法院认定其中2769元是刘女士的赠与,无需返还,而转账的12900元则应由周先生偿还。
这一判决引发了广泛热议,网友纷纷发表评论,表达对于微信红包和转账的理解和疑虑。
最近,一起借款纠纷案的审结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使得很多人对于微信红包和转账的法律边界感到困惑。
究竟什么时候应该选择转账,什么时候应该发红包?此外,关于特殊金额如520、1314等的转账,是否可以要回?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微信借款纠纷案,裁定微信红包与转账有本质区别,
红包属于赠与,而转账则属于借款。该判决要求被告周先生偿还原告刘女士借款12900元。
此案源于2019年,刘女士通过微信认识周先生,随后周先生以经济困难为由向刘女士多次借款。
法院审理后认为,微信红包自身含有“赠与”意义,而微信转账则需具备借款关系的证据。
在具体情况下,法院认定其中2769元是刘女士的赠与,无需返还,而转账的12900元则应由周先生偿还。
这一判决引发了广泛热议,网友纷纷发表评论,表达对于微信红包和转账的理解和疑虑。
有人表示以后都应该一律选择转账,也有人提到夫妻之间的转账频繁,是否会因此引起纠纷。
法律专家指出,微信红包通常含有社交属性,而微信转账多数情况下被认定为借贷性质。
然而,结合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如果转账中有特殊含义或赠与的证明,也可能被认定为赠与。
对于一些特殊金额如520、1314等的转账,法院在之前的判决中认定为赠与行为,要求返还。
专家表示,结合微信红包时的祝福语和转账金额中的特殊数字,可以更容易判断其是否属于赠与性质。
最后,专家指出夫妻之间的微信转账或红包通常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不容易引起借贷关系的争议。
总体而言,发微信红包多数情况下容易被认定为赠与性质,而微信转账多数情况下容易被认定为借贷性质,但具体要根据聊天记录等证据判断。
(责编:薛添翼)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