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林彪派兵包围叛军184师:全消灭,不准起义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西陆网 时间:2025-07-11 21:38
导读: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性反攻。往后数月,我军在长春至沈阳段和沈阳至吉林段铁路两侧发动夏季攻势,歼灭国民党军8万余人,进一步掌握东北战场的主动权。 在战略性反攻

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性反攻。往后数月,我军在长春至沈阳段和沈阳至吉林段铁路两侧发动夏季攻势,歼灭国民党军8万余人,进一步掌握东北战场的主动权。

在战略性反攻发起前夕,东北民主联军的各级部队却接到一个奇怪的命令,发令者是林彪,内容倒也简单:只要遇上国民党军184师,必须将其全部歼灭,不接受这支部队起义投诚!

熟悉军史的朋友应该了解,国民党军184师开创了解放战争历史上整师起义的先河。既然如此,为何林彪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184整师起义始末

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蒋介石玩弄反革命两面派手法,于1946年1月向东北运送大批部队,欲抢占已经被东北民主联军收复的战略要地。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中央军委相关指示精神,决定先放弃长春、吉林,撤退至松花江北岸。辽东军区集中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和辽南独立师所属三个团,兵锋直指鞍山。

1946年5月底,东北民主联军四纵队先头部队抵达辽宁海城,不久进攻开始,海城外围防线全部土崩瓦解。驻守于城内的国民党军184师陷入“究竟是继续抵抗还是起义”的关键决策中。184师原属于国民党60军,这支部队原是龙云的部队,隶属于滇军。抗战时期,60军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1945年5月,60军所属部队被全部打乱,184师被调到东北,驻守于海城。

蒋介石不放心,还特派两个国民党少将参军监督到海城,另派一支“别动队”监视184师师部的所属一切行动。再加上东北民主联军已经突破海城外围防线,在这种情况下,184师官兵必须考虑日后的出路。与此同时,东北民主联军也对184师展开政治攻势。

我军将之前俘虏的一些184师官兵释放,这些人回去之后大赞东北民主联军是真正的人民军队,还带回了许多争取和平民主的宣传材料。此外,东北民主联军高层领导人致函184师师长潘朔端等主要领导,敦促他们快点弃暗投明。潘朔端早年与一些中共党员有过接触。千钧一发之际,他与副师长、552团团长研究之后决定起义。

东北民主联军提出三点要求:第一,驻扎海城的184师一律放下武器,到指定地点待命;第二,逮捕海城内的国民党“剿”总人员;第三,立即下令驻扎营口大石桥的184师550团向指定地点进行转移。对于这三点要求,潘朔端全部接受。最终,时任第四纵队副司令员韩先楚接受184师整师起义。

184师起义在解放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开了在东北战场上国民党一个整师举行起义的先河,这一壮举简直难以用言语来详细说明。然而,在184师整师起义的大背景下,隶属于184师的550团却不听师长潘朔端的劝告,拒绝起义!

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性反攻。往后数月,我军在长春至沈阳段和沈阳至吉林段铁路两侧发动夏季攻势,歼灭国民党军8万余人,进一步掌握东北战场的主动权。

在战略性反攻发起前夕,东北民主联军的各级部队却接到一个奇怪的命令,发令者是林彪,内容倒也简单:只要遇上国民党军184师,必须将其全部歼灭,不接受这支部队起义投诚!

熟悉军史的朋友应该了解,国民党军184师开创了解放战争历史上整师起义的先河。既然如此,为何林彪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184整师起义始末

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蒋介石玩弄反革命两面派手法,于1946年1月向东北运送大批部队,欲抢占已经被东北民主联军收复的战略要地。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中央军委相关指示精神,决定先放弃长春、吉林,撤退至松花江北岸。辽东军区集中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和辽南独立师所属三个团,兵锋直指鞍山。

1946年5月底,东北民主联军四纵队先头部队抵达辽宁海城,不久进攻开始,海城外围防线全部土崩瓦解。驻守于城内的国民党军184师陷入“究竟是继续抵抗还是起义”的关键决策中。184师原属于国民党60军,这支部队原是龙云的部队,隶属于滇军。抗战时期,60军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1945年5月,60军所属部队被全部打乱,184师被调到东北,驻守于海城。

蒋介石不放心,还特派两个国民党少将参军监督到海城,另派一支“别动队”监视184师师部的所属一切行动。再加上东北民主联军已经突破海城外围防线,在这种情况下,184师官兵必须考虑日后的出路。与此同时,东北民主联军也对184师展开政治攻势。

我军将之前俘虏的一些184师官兵释放,这些人回去之后大赞东北民主联军是真正的人民军队,还带回了许多争取和平民主的宣传材料。此外,东北民主联军高层领导人致函184师师长潘朔端等主要领导,敦促他们快点弃暗投明。潘朔端早年与一些中共党员有过接触。千钧一发之际,他与副师长、552团团长研究之后决定起义。

东北民主联军提出三点要求:第一,驻扎海城的184师一律放下武器,到指定地点待命;第二,逮捕海城内的国民党“剿”总人员;第三,立即下令驻扎营口大石桥的184师550团向指定地点进行转移。对于这三点要求,潘朔端全部接受。最终,时任第四纵队副司令员韩先楚接受184师整师起义。

184师起义在解放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开了在东北战场上国民党一个整师举行起义的先河,这一壮举简直难以用言语来详细说明。然而,在184师整师起义的大背景下,隶属于184师的550团却不听师长潘朔端的劝告,拒绝起义!

首鼠两端的550团

1946年5月30日,184师所属部队撤出海城,到达指定地点,受到南满军区领导人和部队的热烈欢迎与慰问。与此同时,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以28团进驻海城集结待命,其余主力部队于5月30日傍晚南下,按照原定计划来到大石桥接受184师550团的投降。不过,550团团长杨朝伦不听师长潘朔端的劝告,拒绝起义。他率领残余部队,以朝阳寺山、米真山、盘龙山为主要阵地,企图固守待援,在各主要交通口修建地堡。

鉴于550团拒绝起义,韩先楚向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进行汇报后得到确切指示:以战斗手段歼灭550团!随即,第四纵队第30团进攻大石桥东北的盘龙山,保三团进攻大石桥北侧的岳州北山,炮兵发射阵地设在高台子西北65.45高地,28团从南边穿插至大石桥,29团和十二旅第36团分批次阻击550团。

1946年6月2日黄昏,战斗开始。在炮兵配合下,保三团迅速占领岳州北山。第二天清晨,四纵30团在炮兵掩护下成功占领盘龙山,向550团主力部队发起进攻。敌军开始向辽宁营口方向逃窜,我军立即追击。

激战到6月3日中午,四纵主力将敌人歼灭在大石桥以西地区,活捉敌团长杨朝伦。此时,国民党军增援部队已经逼近海城,南满军区决定放弃攻占营口的计划,命令各参战部队转移至草河口一带休整。至此,鞍山战役结束,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3300余人,缴获许多武器弹药,促使184师全师起义。迫使国民党军由北满地区调回四个师的兵力防守南满,从而粉碎国民党军继续向北进犯的企图。

不接受184师的投降!

既然184师全师已经起义,叛变的550团没有溅起多大水花,为何林彪会在1947年5月亲自下发指令:务必歼灭已经起义的184师?原因不复杂。550团团长杨朝伦被我军活捉,却有一股部队成功逃窜至辽宁营口,这部分逃出去的人最后投奔杜聿明,又顶着184师的旗号招兵买马,继续在东北解放战场上与我军作对。后来在梅河口地区,韩先楚的四纵又遇到了重新整编后的184师。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韩先楚指挥部队迅速击溃这帮乌合之众。他想起了林彪下达的命令,所以拒绝184师投降,四纵将重新整编后的184师打得抱头鼠窜。但不得不承认,这支部队善于逃跑,虽大部分主力部队被我军歼灭,少部分人再度逃之夭夭。后来在平津战役中,重新整编后的184师遇上兵强马壮的第四野战军,被我军尽数歼灭。

据不完全统计,从第一次被打散到最后一次重建,184师共经历五次来回横跳。如此冥顽不灵,坚决与人民作对,难怪一向爱兵如子的林彪会勃然大怒,甚至亲自下达“不让184师”投降的决定。

从过程来看,这一决定或许有些残酷,且违背我军相关规定。实则在东北战场上,这部分逃出去的550团(重建后的184师)对我军在反内战等工作中带来重大影响。战争向来是残酷的,何况这是一群始终负隅顽抗的死硬分子,对他们使用雷霆手段必无不妥之处。话又说回来,倘若在1946年5月,550团跟着师长潘朔端一起投诚,结局肯定就会不一样。可在大是大非面前,少部分人没有看清楚形势,最终被尽数歼灭也是咎由自取,怪不得任何人。

(责编:李雨)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