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普及下的青年思考:便利与挑战并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技术在文字生成、图片扩展、视频制作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已深度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333名受访青年中,有73.5%的人对AI工具的普及表示担忧,认为其可能削弱个人的表达能力。
以厦门00后大学生苏毅飞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熟练使用AI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AI搜集和整理信息,使内容创作过程更为高效。
北京95后张然则在产品策划和营销工作中借助AI完成资料收集、文案构思等工作任务,他指出AI工具的应用像是自我思考的复盘过程,将复杂问题拆解成小问题以寻求解决方案。
然而,面对AI工具的广泛普及,受访青年普遍担心过度依赖会降低自身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独特性表达方面。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焕钊指出,AI工具的智能化替代效应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语言表达方式,甚至触及创造性思维层面。
尽管AI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但杭州90后刘源等人强调了AI内容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认为精彩且真挚的语言表达背后所蕴含的独特意义是AI无法复制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技术在文字生成、图片扩展、视频制作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已深度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333名受访青年中,有73.5%的人对AI工具的普及表示担忧,认为其可能削弱个人的表达能力。
以厦门00后大学生苏毅飞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熟练使用AI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AI搜集和整理信息,使内容创作过程更为高效。
北京95后张然则在产品策划和营销工作中借助AI完成资料收集、文案构思等工作任务,他指出AI工具的应用像是自我思考的复盘过程,将复杂问题拆解成小问题以寻求解决方案。
然而,面对AI工具的广泛普及,受访青年普遍担心过度依赖会降低自身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独特性表达方面。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焕钊指出,AI工具的智能化替代效应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语言表达方式,甚至触及创造性思维层面。
尽管AI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但杭州90后刘源等人强调了AI内容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认为精彩且真挚的语言表达背后所蕴含的独特意义是AI无法复制的。
对此,苏毅飞认为正确使用AI工具不仅不会阻碍思考,反而会促使自己更全面地审视问题,提升判断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面对AI时代的挑战,85.6%的受访青年认为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这一观点在80后受访者中认同度高达92.7%,而在00后中也达到了90.4%。
郑焕钊副教授建议,应当积极适应并学会与人工智能共存,既要提升运用智能工具的媒介素养,也要培养语言文字表达的高阶能力,如体验性、感受性和创造性表达。
综上所述,在AI工具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当代青年需要警惕其潜在的消极影响,
注重保持和提升自身独立思考与个性化表达的能力,从而在科技进步的大潮中把握住人类智慧的核心价值。
(责编:薛添翼)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