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科学认识癌症筛查:四大常见癌症筛查指南解读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西陆网 时间:2025-07-11 21:34
导读:在全国抗癌日这一重要节点,我们聚焦癌症筛查这一关键的防癌手段。癌症筛查旨在对无症状的健康人群进行主动检查,以期在早期阶段发现癌症及癌前病变,从而实现早诊早治,提升

在“全国抗癌日”这一重要节点,我们聚焦癌症筛查这一关键的防癌手段。癌症筛查旨在对无症状的“健康人群”进行主动检查,以期在早期阶段发现癌症及癌前病变,从而实现早诊早治,提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然而,筛查并非万能良药,其有效性、特异性、安全性及经济可行性需得到保障,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潜在的负面影响,如CT辐射、假阳性结果、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等。

因此,开展癌症筛查应遵循科学原则,进行个体化评估,针对性选择,以最大程度规避不利影响。

当前,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被公认为最需进行筛查的四大癌症类型。以下是依据国家卫健委/国家癌症中心、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及其下属分会相关指南,对这四种癌症的筛查科普知识。

一、肺癌筛查

肺癌以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之首。多项研究表明,针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治疗,显著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筛查对象:主要针对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高风险人群,非高风险人群一般不常规推荐筛查:

长期吸烟(吸烟包年数≥30包年,包括戒烟不足15年的前吸烟者);

长期被动吸烟≥20年;

至少1年职业暴露于石棉、铍、铀、氡、铬、镉、镍、硅、煤烟等有害物质;

在“全国抗癌日”这一重要节点,我们聚焦癌症筛查这一关键的防癌手段。癌症筛查旨在对无症状的“健康人群”进行主动检查,以期在早期阶段发现癌症及癌前病变,从而实现早诊早治,提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然而,筛查并非万能良药,其有效性、特异性、安全性及经济可行性需得到保障,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潜在的负面影响,如CT辐射、假阳性结果、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等。

因此,开展癌症筛查应遵循科学原则,进行个体化评估,针对性选择,以最大程度规避不利影响。

当前,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被公认为最需进行筛查的四大癌症类型。以下是依据国家卫健委/国家癌症中心、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及其下属分会相关指南,对这四种癌症的筛查科普知识。

一、肺癌筛查

肺癌以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之首。多项研究表明,针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治疗,显著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筛查对象:主要针对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高风险人群,非高风险人群一般不常规推荐筛查:

长期吸烟(吸烟包年数≥30包年,包括戒烟不足15年的前吸烟者);

长期被动吸烟≥20年;

至少1年职业暴露于石棉、铍、铀、氡、铬、镉、镍、硅、煤烟等有害物质;

一级亲属中有肺癌病史;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等慢性肺病。

筛查起始年龄:建议50岁起开始筛查,根据个体情况可提前至45岁甚至40岁,74岁后可考虑停止,但可根据个体意愿与实际情况继续筛查。

筛查方法:推荐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不推荐采用胸部X线检查。

二、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尽管五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仍对女性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筛查对象:一般风险女性与高风险女性均应进行乳腺癌筛查。一般风险女性指除高风险人群外的所有适龄女性;高风险女性具备以下任一条件:

家族遗传史(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或二级亲属50岁前有2例及以上乳腺癌/卵巢癌,或自身或一级亲属携带BRCA1/2基因致病突变);

30岁前接受胸部放疗;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

符合多项风险因素(如月经初潮早、绝经晚、乳腺手术史、激素替代治疗、哺乳情况等)。

筛查起始年龄:一般风险女性建议自40岁起开始筛查,高风险女性推荐更早(<40岁)开始。

筛查方法:

一般风险女性: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摄影(钼靶)或乳腺超声,致密型乳腺推荐两者联合筛查。不推荐常规使用乳腺磁共振。

高风险女性:每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每6~12个月进行1次乳腺超声检查和医生体检,必要时可联合乳腺增强磁共振(尤其针对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

三、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主要由HPV感染引发。接种HPV疫苗虽为有效预防手段,但不能替代宫颈癌筛查。

筛查对象:建议女性自25岁起开始宫颈癌筛查。25岁以下女性若存在多性伴史、过早性生活史、HIV感染、吸烟等高危因素,建议提前筛查并缩短筛查间隔。无论是否接种HPV疫苗,均应定期筛查。

筛查方法:主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TCT)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核酸检测。

25~64岁女性:每5年进行一次单独HPV核酸检测,或HPV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或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

65岁以上女性:若过去10年内有充分阴性筛查记录(3次细胞学筛查或2次HPV筛查,最近一次在5年内,且结果正常),无CIN、HPV持续感染及高危因素,可停止筛查。否则,应继续筛查。

四、结直肠癌筛查

结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上升态势。

筛查对象:一般风险人群建议自40岁起进行风险评估,中风险人群在5075岁进行筛查,高风险人群在4075岁进行筛查。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者,建议自40岁或比最年轻患者发病年龄提前10年开始筛查。遗传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需进一步提前筛查起始年龄及增加筛查频次。

筛查方法:筛查手段包括结肠镜、FIT(粪便免疫化学检测)、乙状结肠镜、结肠CT成像技术、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

一般推荐:每510年进行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或每年进行1次FIT检查,或每35年进行1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每5年进行1次结肠CT成像技术检查,或每3年进行1次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

后续处理:筛查结果阴性者按推荐间隔继续筛查;异常结果者应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制定进一步检查、处理方案及调整随访策略。

总结而言,科学合理的癌症筛查是预防和控制癌症的关键环节。对于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这四大常见癌症,应根据个体风险状况、年龄等因素,遵循专业指南,选择适宜的筛查项目与周期,同时充分认识筛查的利弊,做好筛查后续管理,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降低癌症带来的健康威胁。

(责编:薛添翼)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