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深圳”号访日 超越历史轮回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南方周末网 时间:2025-06-15 16:47
导读: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陈言 黄文炜 发自日本东京 南方周末记者 郭力 发自广州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迎来了“中日关系飞跃年”。访日归途中的“深圳”号,仿佛正缓缓驶出历史的轮回

 

11月24日,“江苏日本文化周”开幕。中国漫画迷在日本画家用漫画形式写成的“您好”条幅旁听取讲解 CFP/图


    12月1日上午10时,中国南海舰队“深圳”号导弹驱逐舰缓缓驶离日本东京晴海码头,穿过著名的彩虹大桥。
    和刚到东京时一样,345名海军官兵,在甲板上整齐列队。他们面前,依然是挥舞花束、举着标语的东京市民和中国侨民。
    这是中国海军舰艇第三次受邀访日。1891年6月28日,提督丁汝昌率“定远”号等6艘主力舰到访日本马关,4年后,也是在马关,李鸿章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了字。1934年6月3日,“宁海”号巡洋舰到访日本横滨,在3年后的“江阴保卫战”中,“宁海”号壮烈战沉。
    百年而下,世易时移。当“深圳”号起锚返航时,摆在中日两国面前的,是全新的历史篇章呢,还是轮回?


现实与历史
    海军——和平年代惟一可以整建制越过领土领海的军种,可谓流动的国土。
    “朋友,热烈欢迎来访日本!”11月28日欢迎“深圳”号到访日本的仪式上,日本海上自卫队幕僚长(相当于海军司令)吉川荣治上将致辞。
    “今天是历史性的一天。”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说。
    2000年10月,当时的中国总理朱镕基与日本首相森喜朗达成两国舰艇互访的共识,但随后中日关系陷入冰冻期,整7年后,“深圳”号才得以成行。
    日本新型护卫舰“雷”(Ikaduchi),一身浅灰,重炮如林。由其导航,“深圳”号驶入东京湾。而两天前,“深圳”号距东京约200海里时,一架日本P-3C反潜巡逻机来到军舰上空盘旋一圈,并轻轻晃动机翼,以示友好。
    116年前,也是日本政府,正式邀请“北洋水师”访问日本。那一年,7000吨级的“定远”号、“镇远”号等“北洋”主力舰,从日本马关到神户、横滨,一路浩荡,“大龙旗”旌旗飘扬。“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晋谒日本天皇,威仪棣棣,而当时的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和东京湾防卫司令东乡平八郎,只能陪在末座。
    以总吨位计算,当时的“北洋水师”在全球海军位居前八。而日本邀请“北洋水师”访日,正有一探虚实的目的,在很多日本将领看来,中日一战,只是时间早晚。
    正是那个东乡平八郎,注意到“定远”号两门主炮的炮管上,晾晒着水兵的衣服,并因此得出了“北洋水师不堪一击”的结论。
    在更早的1886年,“定远”号等四艘主力舰,就已造访过长崎,以“维修”的名义向日本展示实力。访问中,中国水兵还和日本警察发生冲突,而日本甚至被迫向清政府赔款。
    但也就是从那以后,“北洋舰队”被日本牢记,“打败定远”成了日本民众的口号。为了发展海军,日本国民踊跃捐款,连天皇也掏出私房钱。
    当时英国生产出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巡洋舰,李鸿章也意识到,“定远”诸舰在速度和火力上已显落后,却无奈清廷庸腐,“北洋水师”自1888年以后再未购置新舰,日本海军却用民众捐得的巨款购置了第一艘,并命名为“吉野”号。
    东乡平八郎的结论,在1894年得到了证明。甲午一战,曾经在马关耀武扬威的“定远”号被日本俘虏,被用作商用的“趸船”。
    东乡平八郎死在1934年,当时他已经是日本海军元帅,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海军首脑发出了参加东乡葬礼的邀请。
    此时,“九一八事变”已三年,日军占据东北、觊觎华北。一直争论到最后一刻,中国才决定由萧毅肃少将为首的代表团,乘“宁海”号巡洋舰,以军队而非政府的身份,参加东乡的葬礼并访问日本。
    1930年,时任海军部长的陈绍宽从日本订购了“宁海”号巡洋舰,因为那家日本船厂报价低廉,并同意用东北大豆折价。“宁海”号装备了大口径鱼雷发射管、深水炸弹等先进装备,还有国产的水上侦察机,是“二战”前中国最先进的战舰。
    日本海军史权威福井静夫曾这样描述“宁海”:“这艘深灰色的军舰……的威严压倒了其他在泊船舰。……其涂装和保养堪称完美,而且甲板上官兵的动作又是如此娴熟敏捷,在我的脑海里,交织着‘精悍可靠’和‘强敌’这两种感受!”
    然而,“宁海”号的“精悍可靠”,换来的也只能是悲壮结局。在1937年“江阴保卫战”中,“宁海”壮烈战沉。不过,1945年日本投降时,在芷江主持受降仪式的中国军事主官,正是乘坐“宁海”号访日的萧毅肃。


现下的复杂性
    从日本各界对“深圳”号的关注来看,历史似乎惊人地巧合。“日本民众关心中国军舰访日,电视、新闻上的报道特别吸引人。”一位日本前少将军官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而日本的《读卖新闻》特别提到:“中国正在快速成为军事超级大国。它的海军重视发展蓝水舰队。而在2004年,中国潜艇曾进入日本领海。”
    关于中国的军事现状,日本防卫大臣石破茂表示“正在迅速迈向现代化,并已取得相当进展,这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应当时常予以关注”。
    同样,日方对中国军舰细致入微的观察,也一如既往。一位曾在中国工作的日本机械专家发现,“深圳”号“有些按钮略显陈旧,细节部分不如日本军舰”。“在我们眼里,中国现代海军的建设还只是这30年的事,与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立即建设现代海军相比,相差了近百年。”日本军事评论家田冈俊次认为。“‘深圳’号的对空导弹,其射程为13公里,在现代海战中,这算不上进攻型武器。”作为第一批参观中国军舰的军事评论家,田冈看得特别仔细,他注意到“深圳”号的生活舱的门是木制的,地上也铺了化纤地毯。“二战前,日本建造了很多绝对不会沉没的军舰,但最后还是被美军打沉了。其实并不是打沉的,是火灾让这些军舰最后沉了下去。战后,在日本的任何一艘军舰,都绝对找不到木制的家具,更不会有化纤地毯了。”
    “当然,中国海军知道这些问题,‘深圳’号主要是用来交流的。”田冈补充说,“这是为了显示中国海军的对外友好。”
    11月28日,在欢迎中国军舰的热烈氛围之外,也能听到日本右翼的宣传车“抵制北京奥运会”的口号。不过当右翼分子试图闯入晴海码头时,被大批警察阻止了。
    11月30日下午3点零5分,日本销售量最大的保守派报纸《读卖新闻》以头条的形式在其网站报道:“本报获悉,中国海军官兵原准备在30日视察海上自卫队的盾式巡洋舰‘雾岛’(7250吨),但驻日美军知道此事以后,向日方提出了抗议,视察最后中止。”次日的《读卖新闻》也以很大的篇幅报道此事。
    然而田冈俊次却对这则报道不以为然:“日本防卫厅的官员还不至于如此没有水平。中国海军参观‘常磐’号,是早就定下的行程。”
    日本防卫大臣石破茂11月30日也明确表示:取消这项行程是经过各方考虑,并非因为美国抗议。不过即便如此,12月1日的《朝日新闻》也跟进报道此事。


超越历史的可能
    从“宁海”号访日算起,又是一轮甲子。在“深圳”号访日的四天里,两国军人交流全面,参观对方的军舰,还比赛了足球和拔河。
    李国明少校在海军服役17年,谈起访日感受,他连说“心情很激动”。而两年前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毕业后加入“深圳”号的潘兰波,也觉得“很幸运”,“赶上新中国海军军舰第一次访问日本”。
    日本外务省“外务报道官组织”的国际报道官山崎和之,11月30日在外务省办公大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日中之间,各个方面都在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在防卫方面也应该有这样的交流。”
    历史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长时间的冰冻期后,中日关系看上去确乎如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所说,迎来了春天。日前在北京举行的“日中高层经济对话”上,两国的部长们以包容的风格讨论经济问题;即便日本将于明年停止“政府对华开发援助”,中国还是“对日本政府对华资金合作……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
    日本外相高村正彦到访北京,为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不久之后的访华做准备。而会见日本外相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表达了明年年初访问日本的愿望。《联合早报》援引日本外相新闻秘书坂场三男的话说,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年初”这个时间点。
    正如《读卖新闻》分析,解决中日间的现实问题,比如东海天然气开采权纷争和台湾问题,“说比做容易”。
    中日外交部长会谈时,在东海问题上没有取得进展,两位部长只是同意在福田康夫访华前“继续努力解决”。至于台湾问题,福田康夫也只是含糊表示“日本不支持两岸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
    更何况,横亘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并不会因为“春天”而彻底消解,70年前南京的冤魂,也没有瞑目安息。如果中日之间没有机制化的根本解决办法,这依然会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不定时炸弹。而暂时搁置争议,至少是现实的相处之道。
    “定远”号、“宁海”号、“深圳”号,某种程度上说,暗合着百年来的中日关系史。
    11月28日的欢迎仪式上,日本军乐队演奏了中国国歌,而中国军乐队则演奏了日本人耳熟能详的《四季歌》和《北国之春》。
    “深圳”号无疑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它背后的中国,不是1891年的中国,也不是1934年的中国。然而历史的大船会驶向何方呢?如果这是一个轮回,回溯历史需要勇气;如果是新篇章,超越历史更需要勇气。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