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特种装备 > 水中载具 >

水下特种作战平台发展趋势

来源:www.tezhanjidi.com 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时间:2019-08-09 13:39
导读:1、通过母平台灵活立体投送 由于受体积和能源系统的限制,蛙人水下特种作战平台的航程和作战半径一般都不大,单独依靠其单平台进行作战的模式意义不大,需要由潜艇、水面舰船

1、通过母平台灵活立体投送

由于受体积和能源系统的限制,蛙人水下特种作战平台的航程和作战半径一般都不大,单独依靠其单平台进行作战的模式意义不大,需要由潜艇、水面舰船、飞机等远程投送平台的投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军事强国在研发此类平台的时候,均同步考虑由于各型母平台进行远程投送的问题。例如,美国的MK-8 Mod.l湿式蛙人输送艇具有从潜艇干甲板掩蔽舱(DDS)水下释放与回收、水面舰艇吊放、飞机空投等三种远程投送模式;美军在研的两型干式蛙人输送艇DCS-L、DCS-M主要考虑由DDS投送以及潜艇直接背负式投送,辅助使用水面舰艇投放以及其他投送方式;即使是美国的小型蛙人运载器DPD,美军也力主多模式投送,主要由潜艇鱼雷管投送、干甲板掩蔽舱投送、MRCC水面水下艇投放、水面舰船拖放、飞机空投等多种方式,可随其海空兵力实现全球一速远程投送,大大拓展了蛙人输送平台的作战能力及部队反应速度。而一些中小国家,由于其仅寻求地区控制能力,因此对这方面考虑得较少一些,愿意发展水面\下蛙人输送艇等,以提高蛙人艇本身的作战能力,提高应用灵活性,减少费用。

2、湿式干式并举

DCS UOES2

干式环境下,蛙人在输送艇内呼吸的是常压空气,且易于保持体温与战斗力,蛙人只有进出舱和遂行水下作战时才会暴露在水中。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个国家开始发展干式蛙人输送艇。美国的ASDS是采用的是干式设计,蛙人所处空间划分为蛙人住舱和蛙人出入舱两个舱段,蛙人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处于干式环境,只有在遂行任务时蛙人才由出入舱转换进入湿式环境,每次可出入2~3名蛙人。虽然ASDS项目最终被迫终止,但美国军方一直在需求干式蛙人输送艇的替代方案,于2009年左右开始了干式战斗潜器(DCS)的研发工作,并且开发了UOESl、UOES2、UOES3三型样艇。目前,世界上干式蛙人输送艇还出现了蛙人住舱与蛙人出入舱合一的设计理念,因为这可以减少蛙人输送艇的体积和提高蛙人出入转换时的效率。

3、不断优化系统

更高的航速意味着机动性能更好,便于蛙人快速机动到预定海域,减少输送时间和暴露几率,以及在紧急情况摆脱敌威胁。目前,世界主流的小型蛙人运载器最大速度提高到5~6节,巡航速度提高到3~3.5节左右;蛙人输送艇的最大速度已达8~10节,巡航速度6节左右。但对于湿式结构的蛙人输送平台来说,蛙人无法承受过快的速度,因此也不能过度追求速度,需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点。目前,小型蛙人运载器主要采用加装挡板或将人体部分包裹起来的方式,在提高航速的同时,减少水流对人体的冲击;湿式蛙人输送艇一般设计有开闭舱门,水下高速运行时关闭舱门,减少对人的冲击,保持蛙人体温。

如直接用潜艇投送小型蛙人运载器,由于其作战半径仅为1.5~3海里,因此潜艇不得不前出很近的距离才能对其进行投送,使得潜艇被发现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目前蛙人输送平台需要更元的航程和更大的作战半径,但也需要与蛙人在水下的承受能力和能源消耗比进行综合考虑,也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点,达到系统更优化。

4、多功能模块化发展

原来的蛙人水下机动平台,主要功能或唯一功能就是输送蛙人。近年来,随着应对多模式威胁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由水下单一模式输送向水面水下复合输送、由输送型向输送与攻击结合型发展、由有人作战平台向有人与无人相融合式的发展趋势。

此外,蛙人输送平台在承担特种作战任务的同时,还逐渐具备了水下救援、水下施工等多样化任务功能,各国正纷纷发展各自的水面/水下复合型蛙人输送艇。其中,美国的MRCC“多功能作战快艇”,其可承担水上侦察、濒海战斗、水下渗透与撤出、非战斗撤退、智能侦察与信息管理等多项功能。美国的“Hyper-sub"艇具备水下救援和兼顾实施水雷战的能力。意大利的CE2F/X100-T型SDV平台,除具有蛙人输送功能外,还能携带5枚微型鱼雷,用于实施水下特种攻击。美国正在开发的PROTFUS是一种双模式水下平台,既可以作为湿式蛙人输送艇,又可以作为水下无人航行器,携带装备物资或小型鱼雷等各种武器。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2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