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国际外交 >

站在5592哨位上赏月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台海网 时间:2025-08-14 11:00
导读:站在5592哨位上赏月

站在5592哨位上赏月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晏 良 通讯员 冯亚坤 宋小理 任宝荣

从中秋到国庆,团圆是每个家庭的期盼。

但在万里边关,守望万家团圆是军人肩上扛着的使命。

月是故乡明。同一轮明月下,数千公里之外,故乡的温馨灯火、房间里饭菜的香气、孩子们的笑声萦绕在边关军人的脑海,汇成思念,化作责任。

一家不圆,只为万家团圆。哨位的背后,那一盏盏温馨灯火,洋溢着幸福的滋味、安宁的气息。

从中秋到国庆,在期盼团圆的日子,我们不要忘记万里边防线上,那一个个坚守的身影。

——编 者

军人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从5592观察哨下来,西藏日喀则军分区岗巴营某连下士卢飞,抬头看了一眼夜空:云朵像薄纱一样扫过银盘,那一轮月亮刚透出一丝光亮,很快就被又一层薄纱遮蔽。

天幕犹如海洋,云朵总是漂浮在头顶不远的地方。此刻,本应团圆的日子,站在这样一个伸手就能触碰月亮的地方却看不到月亮,卢飞感到一种莫名的遗憾。

再过一天就是中秋佳节,卢飞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和家人“一起”赏月——他在西藏海拔5592米的哨位,亲人们在遥远的四川盐边。

望着天上的云,他担心这个与家人期盼许久的愿望也要化为泡影,便掏出手机打给母亲。

正是成都平原的雨季,老家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哪儿能看到月亮哟?”听到母亲在电话中抱怨,这个离家3年、刚刚晋升下士的小伙子宽慰母亲:“明晚哨所组织包饺子,到时我给您和爸爸拍个视频。”

哨所战士在中秋节当天与家人视频通话。王 乾摄

走进哨楼已是深夜,战友还在盥洗室洗漱,哗哗的水声和笑声此起彼伏。

这一刻,几千公里外的家中同样流淌着温馨的气息。台灯下,儿子马上就要写完一天的作业;忙碌的妻子一会儿帮着老人接水洗脚、一会儿为孩子整理床铺。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卢飞每次下哨,闻到哨所里飘出的米饭锅巴香味,都会想起小时候父亲做的锅巴饭。每次走到窗外看到连绵的雪山,都会想起家乡青青的山、潺潺的溪。

“没有人会不想家,没有人不想吃家里的饭。”入伍第一年的国庆节假期,班长王鹏告诉卢飞,家乡气息在哨所也能感受到,只要你把哨所当成家。

“军人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那个国庆假期,卢飞写信给爷爷、老兵卢华先。

入营第一课,卢飞在荣誉室里看到了爷爷当年在岗巴营当兵时候的照片。照片上的卢华先穿着旧式军装,站在老式营门前。

离开西藏的日子里,爷爷卢华先经常和家人聊起戍边的故事。那时候,他和战友们一起打地窝子,白天到雪山巡逻……

“那种胸口的憋闷,缺氧的感觉,一辈子不会忘记。”卢华先每次和卢飞聊起高原,总要说起他们当年的苦和乐,“当时的羊肉,真的特别香,那种味道一辈子也想不够。”

“当你在雪山上经历了生死,你才懂得何为坚守。”爷爷的话,卢飞铭记在心头,“越是缺氧的时候,人越有精神气,守过高原的人,都有坚韧的心。”

守好脚下的土地,是给家人最好的承诺

在哨所吃饺子,上士田海师还是第一次。

此前,田海师托司务长从菜市买了几斤牛肉,准备在中秋与守哨的战友们一起包饺子。

人皆有情,谁不恋乡。守在离月亮近的地方,这群顶天立地的军人期盼着与家人的团圆时刻。

剁馅儿、擀皮儿……皮和馅在战士们手中提面、捏合,形状各异的饺子一个个码上了案板。

哨所包饺子。王 乾摄

南方饺子带着“羽翼”,北方饺子形似元宝。战士们说,来自五湖四海的家乡饺子,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份乡音、一份亲情。

去年中秋,田海师的女儿圆圆出生了。那个月圆之夜,妻子突然出现临产征兆,被紧急送往医院。走下执勤岗楼的他,通过手机视频看到女儿被抱出产房。

镜头前,包裹着格子花被的小家伙还没睁开眼睛……这一幕,让初为人父的田海师热泪盈眶。

今年中秋,女儿周岁,田海师专门包了几个象征希望的绿色烫面饺。在他的家乡山西,烫面饺是娘家父母给女儿生辰准备的最好祝福。

拍下亲手包的水饺发给妻子,收到女儿开心的笑容……盯着手机,这位老兵笑了。

上等兵伍金丁真的饺子包得“别扭”。他一边笑着将饺子举到镜头前,一边用藏语告诉父母:“阿妈,我学会了包饺子。”

在伍金丁真所在的藏乡,中秋“寻月”是传承已久的习俗。如今,在这位19岁的藏族小伙看来,在哨位上的“巡月”比“寻月”更有意义。

巡逻路上吃月饼。王 乾摄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起飞!一起随预警机翱翔天际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