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国际外交 >

军营观察丨一名士官教练员眼中的“实战化”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台海网 时间:2025-08-14 02:16
导读:军营观察丨一名士官教练员眼中的“实战化”

一名士官教练员眼中的“实战化”

■胡勇华

人物小传

胡勇华,男,湖南衡南人,三级军士长,现任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技师。2次获评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2次获评空军百名优秀雷达操纵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入伍20年,熟练掌握7型雷达装备的操作技能,先后参加40余场实战化演习,保障空情60多万批次,合格率100%。

编写的《四会教练员工作手册》和《雷达操纵员工作手册》在全旅范围内推广;带头攻关的《某型雷达目标回波数据采集》成果被空军机关采纳,并参加空军雷达专业远程开放课堂教学授课。

先后赴30多个雷达站教学,带教近百名业务骨干;撰写40多万字战训成果文章,近8万字在报刊发表。

基层官兵对实战化训练的思考,就像太阳升起一样,每天都是新的。席博博摄

元旦刚过,我又一次坐在讲台前,和战友交流自己的实战化演训经历。

此刻,习主席签署的2022年开训动员令,在我脑海中回响。“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这句话,让我思考更多。

窗外的阳光,洒在训练教室里很是温暖。望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神,我的思绪一下子被带入15年前:我所在的部队组织某型雷达改装训练,我被选拔为教练员,开展新装备训练和教学。

那是我第一次担当教练员的角色。后来,我一步步取得了更高等级的教练员资格认证。再后来,空军组织雷达专业远程授课,我从44名教练员中,争得了一席之地,站到空军讲台上授课。

作为一名雷达老兵、一名“草根”教练员,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雷达兵部队的实战化训练之“变”。

那么,“实战化”到底是什么?

戈壁滩上,夹杂着沙尘的风撩动着我的思绪,我一直在思考:是发现新装备背后的“隐蔽功能”?是探秘赢得团队比武竞赛的“数字对比”?是应对无形空间演练场的“突发干扰”?还是琢磨消除专业岗位间的“能力差异”?

是这些,但又不止于这些……

透过方寸之间的雷达屏幕,遥看万里空天的实战化训练变迁,雷达兵从输送情报的幕后走向信息制胜的前台,雷达装备从人工操作升级到半自动化操作,作战样式从单一兵种作战到诸军兵种联合作战。

是这些,但又不止于这些……

变化接踵而来,对“实战化”的感悟愈加深刻。我眼中的“实战化”:更多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实”,过程与结果的“战”,思想与武器的“化”!

思考之一

“意外”发现的操作方法,缘何成为喜出望外的“绝招”

一部装备的作战功能到底怎么样?

有人说,拿着装备使用说明书比对一下就知道了。事实真是如此吗?

好比一部手机,绝大多数使用者用到手机报废也远未“穷尽”它的功能。这也折射出一个道理:很多时候,装备作战功能的挖掘,限定在使用者对操作方法的掌握上。

一个秋日,西北某军用机场,一架新型战机从跑道起飞,在天空中留下一串尾迹。

这个飞行动作,在雷达屏幕上,只是一道缓缓移动的绿色线条。

以前,雷达情报主要靠人盯着雷达屏幕,随着天线转动,搜索发现空中目标,然后手动录取目标位置信息,直至目标消失。遇到多批量空情时,操纵员很难全面兼顾。

如今,新型雷达实现了半自动化,“它会一直盯着目标位置信息”,让操纵员可以把时间放到分析研判上。

新装备列装,不仅带来了操作体验上的改变,更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了更优的“硬件”基础。摸着键盘上一个个崭新的按钮,我激动地告诉搭档:“好装备不能在我们手里‘贬值’啊!”

它还有什么“绝世武功”没被挖掘出来?我一边跟踪搜索目标,一边在雷达上“捣鼓”。

无意间,我点击了一个功能键,屏幕上跳出一个对话框。一一对应操作之后,没承想,显示器上的目标信号发生了魔术般的变化:不但更加立体,还能通过多种角度来甄别目标数量,操作方便且准确率更高。

雷达判定目标数量是一个公认的技术难题。这一招,真有点“神来之笔”的感觉。我查阅了30多本雷达专业书籍,向厂方教员和兄弟部队分别询问,并没有发现相关的记载。

这次“意外”的收获,坚定了我继续探索下去的决心。利用半年时间,我结合日常战备值班总结的真实案例和采集的大量图片资料,动手编写了一本《雷达三维判性手段》教程。这个教程,获得了空军预警监视系统创新成果奖。

一年后的夏天,空军一场对抗演习拉开战幕。那天,上级通报“敌”目标为2架。我运用自行总结的操作方法甄别,却发现目标只有1架!

怕自己算错,我再次重复操作动作,认真分析研判,结果还是1架!

我如实向上级报告自己的判断结果和判断依据。经查证,我的判断是准确的。后来,这个操作成了该型号雷达判断目标数量的“必杀技”。

答案,在改装训练中越来越明朗:新装备科技含量高,说明书也未必能“穷尽”其功能。倘若我们训练止于眼前那本说明书,那一张纸就会成为实战化训练中“捅不破的那层纸”。

不难想象,如果“捅不破的那层纸”总是搁置于此,新装备的许多“高招”“绝招”就会成为束之高阁的“隐藏功能”。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