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一位女班长的成长轨迹
自信:新时代女兵的表情
■胡世坚
“赵班长火了!”
前不久,一条“新装备入列,女班长向男兵发起挑战”的短视频,在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刷屏。画面中的主人公、新疆军区某团上士班长赵亚敏,迅速“走红”网络。
视频中,新装备授装仪式刚结束,赵亚敏便带领班组成员展开新装备训练。训练中,她向男兵发起挑战:“我们要做军中花木兰,要和男兵比比看,看谁能率先驾驭新装备。”
飒爽的身姿、坚毅的眼神、铿锵的话语,这洋溢着自信的表情,赢得诸多网友点赞。
透过这短短数十秒的视频影像,我们看到一位新时代女兵的选择与奋斗、成长与梦想。
2013年夏天,高中毕业后,崇拜边防军人的赵亚敏报名参军,成为首批秋季入伍的女兵之一。来到部队后,她又主动申请分配到艰苦的南疆军区部队。
正是那个夏天,一首《新时代女兵》亮相央视《我是一个兵》八一文艺晚会录制现场。在动感的青春旋律中,一度向往成为女子特种兵的赵亚敏,在心底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只要心中有光,何惧雨雪风霜。面对重重困难挑战,赵亚敏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始终在为实现梦想蓄能。从《新时代女兵》唱响那年,到成为导弹兵,赵亚敏等待了8年。
2021年下半年,随着团里首支女子导弹排应运而生,赵亚敏终于实现梦想——从后勤岗位转岗至主战岗位,由一名卫生员成长为导弹发射制导站站长。
感受时代脉动,聆听追梦足音。我们欣喜地看到: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无数像赵亚敏一样的女兵迎来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自信,是新时代女兵的表情。
今天,女兵的战位已不再局限于后勤保障,她们走上主战岗位已不再是新闻。近年来,女导弹兵、航空母舰女舰员、女侦察兵、女空降兵等“铿锵玫瑰”不断在练兵备战一线绚丽绽放,她们在履行使命的舞台上变得越来越自信。
从卫生员到导弹兵——
一位女班长的成长轨迹
■胡世坚
“自信至上,禁止低头。”这是赵亚敏微信朋友圈的个性签名。
这也是赵亚敏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勇敢追寻内心的声音,去感受、去聆听、去实践,“解锁”青春与梦想的更多可能。

训练结束后,赵亚敏(中)和战友们分享心得与收获。
不付出努力就能轻易实现的梦想,还叫梦想吗
寒风中,摘下头盔,赵亚敏额头上的汗珠清晰可见。
结束一天的训练,赵亚敏和战友迅速换装。接下来,迎接她们的是3000米跑考核。
此刻,军营广播传来《新时代女兵》的熟悉旋律。赵亚敏一边做着准备活动,一边调整着呼吸节奏。过去的9年军旅岁月,仿佛就像一场长跑,让她没有片刻喘息停留的时间。
9年前,这首歌唱响的那个夏天,赵亚敏应征入伍,来到部队。新兵连第一次体能考核,便当头给了她一棒——3000米跑成绩离及格线足足差了2分钟。
一种刻骨铭心的挫败感涌上心头。那天晚上,赵亚敏辗转反侧,第一次流泪了。
“难过的时候,想想自己为什么来部队。不付出努力就能轻易实现的梦想,还叫梦想吗?”痛哭一场后,班长的话语回荡在赵亚敏的耳边。
“坚持梦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接下来的日子里,赵亚敏在心中反复默念这句话,铆足了劲提升训练成绩。一次训练中,赵亚敏不小心崴了脚,仍坚持到训练结束。集合开饭时,班长发现她走路有点瘸,马上让她接受治疗。
保持着这股拼劲和韧劲,赵亚敏终于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新兵下连前,她训练成绩总评优秀,当初的弱项3000米跑也闯进了“14分钟大关”。
时隔9年,时空再一次在跑道上重合。赵亚敏调整着自己的节奏,一圈一圈坚持着,一如自己在每一个岗位上的坚守与突破。
新兵下连时,师演出队向赵亚敏抛来“橄榄枝”,赵亚敏想都没想,便拒绝了。一心想着“走上主战岗位”的她,最终成为一名“背起药箱救死扶伤,扛起钢枪能打胜仗”的卫生员。
牢记新兵班长的叮嘱,赵亚敏尝试更多挑战,赢得战友刮目相看:上等兵担任副班长和代理班长,晋升士官、担任班长,考取士官学校,考取“护士资格证”和“心理咨询师证书”……
时间来到2020年,团队即将展开高原驻训任务。得知团里安排女兵留守的决定,赵亚敏和战友向团党委递上了请战书。
在一次次极力争取并做出相应承诺后,团党委一班人最终被这份热忱和决心所打动。
“当现实距离梦想还有一段距离,得学会给内心点亮一盏灯。”赵亚敏说,首次征战高原的她们,面对超乎想象的高原反应,除了药物防治,更重要的是点亮意志品质这盏“灯”。
抵达驻训地域后,赵亚敏带着女兵不但独立完成了搭帐篷、建厕所等任务,还和男兵一起装卸物资。后续的日子里,她们克服高寒缺氧,完成医疗保障和业余文艺演出等工作,在雪域高原留下了一串坚实、温暖的足迹。
“不因是女性而给自己设限,这才是新时代女兵该有的样子。”赵亚敏说,今天,更多岗位和机会可以放心地交到女兵手里。

女子导弹排的女兵们刻苦训练体能。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