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国际外交 >

北约为何成为世界动荡之源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台海网 时间:2025-08-13 22:28
导读:北约为何成为世界动荡之源

在乌克兰危机陷入外交和军事僵局时,上月底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特别峰会提出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增加北约部队在波罗的海、东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部署,增加北约成员国军费占各自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这个添油拱火的“三增”方案就是口口声声表示希望“找到和平方式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的北约,为解决当下俄乌冲突开出的“药方”。

北约这一冷战遗产,依托相当数量的核武器及庞大的常规军事力量,成为当今世界唯一具有全球军事行动能力的军事组织,在国际安全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北约多年来固守排他性、绝对化与持续泛化等一系列错误安全观念,靠人为制造危机作为组织存续的合法性依据,无法为地区提供包容性的安全合作架构方案。2021年北约布鲁塞尔峰会,更是在事实上中国对任何北约成员国都不构成安全威胁的情况下,诬称中国对北约造成“系统性挑战”。实践证明,北约正加速沦为地区与全球动荡之源。

过分强化集团安全,通过挑动战争、制造冲突,将北约内部团结与存在价值的维系建立在地区伤痕与无辜平民的血泪之上。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正式成立。整个冷战时期,北约的根本目标始终是抗衡苏联领导的华沙条约组织,遏制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但头号宿敌的消失与欧洲安全形势的剧变并没有使北约迎来“历史的终结”。

后冷战时代,北约一味强调“成员国的安全仍需受到联盟护卫”,固守排他性色彩极强的“自安全”与“集团安全”观念。这一超级军事集团不仅对世界和平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相反,世界大部分冲突和紧张的局势都与它有关。美西方国家将北约的存续建立在侵犯南斯拉夫联盟主权、发动科索沃战争上,滥用反恐、保护人权等挑起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战争,也使北约进一步沦为进攻性军事集团。

冷战结束至今,北约先后通过三次“战略概念”更新。北约“战略概念”演变,理论上是从履行使命、扩展功能与吸纳成员等多维入手,推动北约变革转型。但现实后果却是,北约在失去全球制约力量后,渐进式地对外部危机进行干预合法化,将武装干涉他国内政、先发制人提升至战略层面,不断突破联合国安全底线。为维护组织存续,北约以本集团安全判断为导向干涉他国内政,对外军事行动次数与烈度显著增长。

日前,塞尔维亚民众在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我们反对北约”大规模游行。23年前,1999年3月24日开始,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联盟进行了持续78天的大规模空袭。据塞尔维亚政府方面的不完全统计,空袭导致2500多人丧生,125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数百亿美元。而“9·11”事件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反恐”之名发动的战争和开展的军事行动,在战火中不断突破欧洲-大西洋防区,向全球扩张。这些所谓的“反恐战争”令超过3800万人流离失所,造成中东等地区安全局势持续动荡,安全威胁外溢。

一味追求“绝对安全”,不顾俄罗斯合理安全关切,一再挤压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成为引爆此次乌克兰危机的罪魁祸首。

20世纪50年代,国际关系理论学家约翰·赫茨对“安全困境”做出详细阐释,引发学术界关于安全对一个国家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的广泛讨论。国际关系学者普遍倾向于认定安全只能是相对的。基辛格就曾据此指出,一国的绝对安全就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绝对不安全。世界强国对绝对安全的追求不可避免地将导致安全困境,进而破坏整个国际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曾长期致力于与西方关系的改善。从1994年俄罗斯加入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到1997年俄罗斯北约双方签署《俄罗斯联邦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互关系、合作和安全基本文件》,俄罗斯与北约基本实现磋商合作机制化。但北约作为冷战遗产固守绝对安全,从未正视俄罗斯的合理安全诉求,始终将俄罗斯置于欧洲安全体系之外。2020年,北约完成苏联解体后的第五次东扩,吸收北马其顿共和国为其第30个成员国,北约版图已从最初冷战时期的西欧、南欧和中欧,逐渐扩展到东欧、东南欧,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至黑海,形成对俄罗斯完整的战略遏制包围圈。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北约进一步无视俄罗斯与乌克兰历史、宗教的特殊联系,以及俄罗斯的黑海舰队长期在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驻扎等国家安全现实需求,持续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北约吸纳乌克兰成为“北约能力增强伙伴国”。乌克兰除未获得集体安全承诺外,在训练、指挥、后勤与情报等各方面已享有同北约成员国同等的待遇;北约多国在乌克兰领土建立多处秘密军事基地;北约在过去数年源源不断地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弹药等发动战争所需的各类军事技术装备。在其支持下,亚速营等新纳粹组织对乌东地区的俄族人赶尽杀绝,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流血事件,严重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一再触碰俄罗斯“战略红线”。

2021年4月,普京发表国情咨文时曾明确指出,一些国家不要把俄罗斯的谦逊当作软弱,如果谁敢越过俄罗斯的红线,烧毁甚至炸掉“桥梁”,俄方将采取不对等、迅速和强硬的回击。事实上,俄罗斯对北约追求绝对安全和严重损害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与安全环境的相关动向,不仅给予多次警告,更有向美国、北约提出举行安全保障谈判等政策尝试。2021年12月,俄罗斯同时提交《俄美安全保障条约》和《俄罗斯与北约成员国安全保障措施协定》两份草案,提出要求北约放弃东扩,不接纳乌克兰加入;俄与北约不在可以打击到对方的区域部署中短程导弹等合理安全关切,但均遭到美国、北约的无视、拒绝。

前述背景最终导致2月24日,俄罗斯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刀兵相见。乌克兰问题有其复杂的历史经纬,但正如乔治·凯南、基辛格与米尔斯海默等西方战略家曾因北约持续东扩,罔顾俄罗斯的合理安全关切而发出的危机预警,追根溯源,是美西方延续冷战思维,一味强调自身绝对安全,引爆了此次乌克兰危机。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英国将向乌克兰提供新一批军事援助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