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国际外交 >

卡车炮:陆战重火力“新宠”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台海网 时间:2025-08-13 09:13
导读:卡车炮:陆战重火力“新宠”

在今年的欧洲国际防务展上,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HX3卡车炮再度进入公众视野。40吨左右的车体自重、高度自动化的系统、10×10的轮式底盘……这些特点,刷新了人们对卡车炮“体重较轻”的传统印象。

在输出强大火力的同时追求高机动性,这一战场需求,多年来使卡车炮由昔日的“应急之作”渐渐变成了“正宗重火力”,还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型号,如捷克斯洛伐克的“达纳”、法国的“凯撒”等。随着越来越多的卡车炮投入实战“淬火”,以及各种高新科技的融入,其作战效能明显提升。

如今,一些卡车炮已列装,成为一些国家陆军青睐的重火力“新宠”;一些新卡车炮已完成研制,如以色列的“西格玛”、捷克的“莫拉纳”、日本的19式卡车炮等;还有一些新型卡车炮正在研制之中。

那么,卡车炮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火炮?在重火器角逐激烈的陆战场上,它靠什么占据一席之地?为什么会引起各国竞相研发?今后又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请看解读——

“快速部署重火力”,让卡车炮应运而生

长期以来,在“谁是最早的现代卡车炮”这个问题上,不少人的回答是法国“凯撒”。对现身时间更早的捷克斯洛伐克“达纳”,人们更多地将其归类为车载自行火炮,而非卡车炮。一个重要理由是“达纳”太重了,远不如“凯撒”那样特征鲜明——体轻、造价低、可较方便地用运输机远程投送。

但现在,随着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HX3卡车炮进入公众视野,人们已很难按“体重”把昔日重约30吨的“达纳”排除在卡车炮之外。因为,HX3卡车炮的体重达到了40吨左右。

人们这方面的纠结,恰恰反映着一个事实:卡车炮的“流行”,不仅仅是把牵引式火炮或者履带式自行火炮的炮塔“搬到”卡车底盘上,还有着更高要求——通过“集成”,使其在机动性、打击力、防护力、远程投送能力方面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事实上,“卡车+炮”的组合出现得很早。不过其大多数是“卡车驮着火炮跑”的简单物理相加,是火炮机动性不足之时的“权宜之计”,一般射击精度低、射速慢,威力与效能也难有保证。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卡车+炮”的组合并没有被大国看重。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新面貌出现的卡车炮才受到人们重新关注。以“凯撒”问世为标志,卡车炮发展踏上了“中兴”之路。

在牵引式火炮、履带式自行火炮、火箭炮“三分天下”情况下,卡车炮能在此时兴起有其原因:

一是作战环境发生变化,一些国家迫切需要能迅速机动甚至能通过运输机进行远程部署的火炮,而履带式自行火炮普遍车体较重,难以满足此类要求。

二是反炮兵手段的增多及反炮兵雷达性能的提升,使火炮快打快撤直接攸关战场成败及炮手生命安危,而牵引式火炮在机动性和防护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三是出于打击效能方面的考虑及作战样式的改变,使用火炮进行精准打击的场合增加,而当时的火箭炮在精准打击方面“力有不逮”或成本过高。

于是,能高速机动、造价较低、可精准打击并且火力凶猛的卡车炮进入人们视野。底盘、火炮制造技术的提升以及集成系统的完善,则为满足这种需求奠定了基础。

综观当下各国现役卡车炮,应用成熟底盘和火炮是其鲜明特点。如瑞典FH-77BW“弓箭手”卡车炮所用火炮,源于FH-77式155毫米榴弹炮;俄罗斯2S35-1联盟-SV-KSH型卡车炮,所用底盘与轻量版的“龙卷风”火箭炮同源,其炮塔则类似于2S35联盟-SV自行火炮炮塔。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正在测试的HX3卡车炮所用火炮,则来自PzH2000履带式自行榴弹炮。

在选择底盘与火炮方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约不同”,是因为如此选择好处多多。一则可让卡车炮在获得快速部署和撤出能力方面更有保证;二则可使研发费用大幅降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印度成功试射“烈火-5”型洲际弹道导弹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