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乌倾听历史回响
在寻乌倾听历史回响
■褚振江
赣南初夏,寻乌县郊外马蹄岗。佳木葱茏,树荫合地,掩映着几座古朴建筑。渐行渐近,高大的石门上方,“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10个鎏金大字映入眼帘。左右两边大理石柱子上,镌刻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两句格言。
进入大门,迎面是一片开阔平坦的草坪,一座石砌楼房屹立在草坪中央。1930年5月,红四军到达寻乌时,前委机关曾进驻于此。风雨侵蚀的白墙上,至今还保留着两处红军的宣传标语。
踏着露天的条石台阶拾级而上,我来到正厅。正厅摆设十分简单。天花板中央悬吊着一盏煤油灯,正厅中间并放着两张八仙桌,桌上放着茶壶和几个青花粗瓷茶碗,四周摆放着几把老旧的板凳和椅子。这里便是毛泽东同志当年召开调查会的旧址。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经过一年多时间,他们巩固扩大了红色区域,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但在这一时期,党内出现了漠视调查研究、不愿了解实际情况,而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革命经验教条化的严重现象,并因之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这使毛泽东深感忧虑。
1930年上半年,利用国民党新军阀忙于中原大战的时机,红军取得攻占大余、南雄、信丰、安远等县城的胜利。5月4日,毛泽东率红四军二纵队来到寻乌县城,在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陪同下,徒步对县城进行详细考察,并一连召开了10多天的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同月,他根据这次调查和以往实际调查的切身体会,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鲜明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等著名论断。
调查会旧址大厅的两侧为厢房,有一间是毛泽东同志当时的卧室。“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撰写《反对本本主义》的。”讲解员的一句话,让我更加留神打量起室内的陈列:一张用长板凳架起的木板床铺着白布床单,上面叠放着褪了色的粗绒棉毯和夹心被单;墙上挂着油纸伞、挎包和米袋;临窗的桌旁摆着草鞋和盛装书籍文件的铁皮箱;书桌上摆着毛笔、红蓝铅笔、铜墨盒、毛边纸、茶杯,还有一盏老式马灯……当年,就是在这间简朴的房间里,在那摇曳的灯光下,伟人留下了一部经典著作。
寻乌调查,对于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思想的系统形成和发展,对于他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毛泽东同志根据调查情况写成了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是他写的篇幅最长的一篇调查报告。全国解放后,为指导土地改革运动,他于1950年又将找到的《寻乌调查》细读了一番,亲笔将其中的《寻乌的土地斗争》作了修改。
置身历史现场,倾听历史回响,我久久凝思。当下,弘扬寻乌调查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我们开展各项工作仍然十分重要。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犹如一盏穿越时空隧道的明灯,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芒,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