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唱响军歌!《火箭军礼赞》的创作故事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21 02:01
导读:扫描二维码,听歌曲《火箭兵的梦》 前不久,我去拜访原二炮文工团创作员、词作家晨枫老师,听他兴致盎然讲起当年创作歌曲《火箭兵的梦》《火箭军礼赞》的故事。 军歌,是

  至诚心声 浩然气概

  ■红 雨  

扫描二维码,听歌曲《火箭兵的梦》

  前不久,我去拜访原二炮文工团创作员、词作家晨枫老师,听他兴致盎然讲起当年创作歌曲《火箭兵的梦》《火箭军礼赞》的故事。

  军歌,是一支部队的声音名片。海军拥抱大海,诞生不久便唱响了《人民海军向前进》;空军志在蓝天,官兵爱唱《我爱祖国的蓝天》。那么,第二炮兵的“声音名片”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初,创作一首富有战略导弹部队独特气质歌曲的任务,落到了原二炮文工团创作员晨枫和楚兴元的肩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位创作者奔波跋涉于山高沟深的阵地、哨所,同战士们一起生活、一起训练,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创作主题在哪?音乐意象是什么?他们苦思冥想着。

  “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时隔40多年,晨枫这样总结当年创作灵感的来源。

  1980年6月的一天,晨枫到某基地一个连队生活。一天晚饭后,他看见一个战士坐在石头上沉思,就坐到他对面聊了起来:

  “想啥呢?是不是想家了?”

  “不是!我想我10月份就要复员了。”

  “老兵啊!进沟3年了?吃了不少苦吧!”

  “吃苦算啥!当兵哪有不吃苦的?只是心里有点遗憾。”

  “啥遗憾?”

  “3年了,我连一次外出模拟发射的机会也没捞上”,战士哽咽着说,“要是能作为号手去一回发射场,再苦再累我这辈子也值了,但我没有这个机会……”

  战士的肺腑之言深深触动了晨枫,为他的思路拓展出一片新天地。他读懂了一名军人心中崇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从那天晚上开始,晨枫的眼前常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夜深,战士梦见自己到了梦寐以求的发射场,天上的月亮、美丽的云层、紧张有序的发射操作,导弹终于腾空而起……几经修改,晨枫终于完成了这首诉说火箭兵至诚心声的《火箭兵的梦》:

  “月亮在云里游荡,星星在窗外眺望,已是更深夜阑的时候,火箭兵进入了梦乡。没有梦见慈祥的妈妈,没有梦见心爱的姑娘,只因为拂晓就要出发,他梦见到了火箭发射场……”

  晨枫把歌词交给楚兴元。楚兴元看过一遍歌词便捕捉到了感觉。他当兵多年,深知战士的情感和追求。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开始流行,求新求变的艺术追求激发了楚兴元的创作欲望。楚兴元很快完成了初稿。整首歌曲悠扬抒情,音域不宽,易于官兵传唱。写完以后,他心里没有太大把握,便将歌曲交给正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的战友提意见,得到的答复是“很好听,更好学”,这才放了心。

  这首歌由青年女歌手张暴默在原第二炮兵某次党代会上首次演唱。歌声刚一结束,观众的掌声便如潮水般响起。此后,歌曲广泛传唱开来。198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全军文艺调演中,该歌曲获得创作一等奖。晨枫老师感慨地告诉我,这么多年来,有的战士唱着它迈进军营,有的老兵含泪唱着它退伍,还有的战士唱着这首歌回家相亲……战友们的喜爱是对这首军歌规格最高的赞赏。

  虽然《火箭兵的梦》得到认可、受到喜爱,但晨枫和楚兴元有着共同的感受:它在展示战略武装的浩然气概方面略有不足。1991年,为迎接全军第六届文艺汇演,两位词曲搭档再度联手,创作了更为壮阔的歌曲《长剑礼赞》:“太阳升起来,江河齐澎湃,云霞簇拥,长风喝彩……”2015年12月31日,火箭军正式成立。在庆祝晚会上,这首《长剑礼赞》更名为《火箭军礼赞》被唱响。几代官兵不懈奋斗的足迹、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火箭军在强军路上不断腾飞的业绩都一起融入歌声里,传唱不息。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