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军旗辉映英雄城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21 01:56
导读:“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赣江之畔的江西省南昌市,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摇篮,被冠以“英雄城”的美誉。英雄城有着深厚的底蕴,是一本历史写就的书。&

  军旗辉映英雄城

  ■杨西河

  “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赣江之畔的江西省南昌市,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摇篮,被冠以“英雄城”的美誉。英雄城有着深厚的底蕴,是一本历史写就的书。

  我的工作单位与八一广场隔道相邻。在这座偌大的广场上,不仅可以领略南昌秀美的城市景色,还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每逢重大纪念日,江西省及南昌市各界会在八一广场隆重集会,举行升旗仪式、进行宣誓活动,以多种方式缅怀先辈先烈,砥砺初心使命。身处这座城市,我深切地感受到,市民与游客对英雄的敬意、对英雄精神的传承,犹如夏日不断攀升的温度,炽热而虔诚。

  除八一广场外,南昌还有八一大桥、八一大道、八一中学、八一公园……许许多多建筑、街道都以“八一”命名,“八一”成为这座英雄城的一个特殊符号。

  红色历史赋予南昌耀眼荣光,南昌把赓续红色血脉视为神圣使命。走进英雄城,处处是国防教育的课堂。2016年10月,征战34年的第二代南昌舰告别万里海疆,退役回到南昌;2017年7月,南昌建军雕塑广场正式对外开放;2017年8月,南昌军事主题公园开园;2021年5月,八一干部学院揭牌……

  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紧扣步枪的扳机……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序厅中央的大型雕塑《石破天惊》震撼人心。

  红色场馆寄托着全民族最真切最朴素的英雄崇拜。红色场馆建在哪里,哪里就是人们精神的坐标、仰望的圣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没有旺季淡季之分,每天的参观者在万人左右。除外地游客之外,作为“回头客”的当地居民占了很大比例。一次参观中,一位南昌市民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令人动容:“我们不是来凑热闹、看新鲜,而是来感受属于英雄城人的荣耀。”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面飘扬的旗帜。在纪念馆二楼,南昌起义参加者名录墙前,许多游客长时间驻足,仰望凝神。

  时间磨灭不了英烈的光芒。每一位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都应该被铭记。南昌起义队伍中,走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元帅、将军,还走出了文学、新闻、医学、教育及外交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参加南昌起义的这些有名人士,大家耳熟能详;很多普通参加者的信息,却鲜为人知。

  “只要能多增加一位英烈的姓名,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为了寻找“打响第一枪的人”,30多年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史料征集成果不断扩大。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起义参加者名录已由26年前的104人增加到1178人。

  循着南昌起义的战斗足迹走来,每一位参观者深切感受到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一把手枪、一块帆布、一个木箱……每一件文物都记录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展厅中,有一条已经褪色的毛毯格外引人注目。这条毛毯的主人,正是南昌起义中任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

  南昌起义胜利后,部队南下广东,在潮汕失利。此时,心力交瘁的周恩来病倒了,患上严重的疟疾。他白天高烧达40摄氏度,夜晚冷得瑟瑟发抖,只靠一条薄薄的毛毯保暖。

  病情严重的周恩来连粥都喝不下,常常处于昏迷状态,情况危急。后巧遇当地共产党员杨石魂,周恩来在其带领下到达甲子港,准备由甲子港出海去香港。然而,甲子港周围敌情严重,为了安全,杨石魂写信给陆丰县南塘区(现陆丰市南塘镇)区委书记黄秀文,由他将周恩来等人接回家中照料。后遇国民党武装搜村,周恩来等人被转移到南塘区农民郑阿仲家中。

  在郑阿仲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周恩来逐渐痊愈。郑家一贫如洗,郑母用麻包袋作被子,早晚冷风袭人。临别前,周恩来将随身携带的毛毯赠予郑家,以表谢意,并鼓励郑阿仲努力做好革命工作。

  军旗辉映英雄城,强军自有后来人。赓续红色基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赣江涛卷千年,今日浪涌新歌。如果当年的起义勇士在天有知,他们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感叹今天的南昌已经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