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军旅话剧《“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讲述“海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21 01:28
导读:军旅话剧《“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 讲述“海岸青松”的故事 ■王垣镔 孔德城 军旅话剧《“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剧照。作者提供 “我知道我还有很多缺点,

  军旅话剧《“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

  讲述“海岸青松”的故事

  ■王垣镔 孔德城  

  军旅话剧《“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剧照。作者提供

  “我知道我还有很多缺点,但我有决心克服,请党组织考验我!”近日,军旅话剧《“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在某基地上演。

  舞台上,生命垂危的“安业民”在战友帮助下写下入党申请书;舞台下,观众被英雄牺牲奉献、舍生忘死的事迹感动着。

  从初入军营、立志报国,到与战友一起换防到前线艰苦创业;从在战斗中身先士卒、无惧牺牲,到生命最后时刻仍心系战场……话剧分为“少年安业民”“新兵安业民”“号手安业民”“英雄安业民”4个篇章,真实再现烈士安业民成长成才、以身许国的一生。

  该剧由基地官兵与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员共同创作、基层官兵演出。谈起这场话剧的由来,还要从该基地去年那段寻访之旅说起。

  一年前,该基地干部张震接到任务——实地探访、搜集安业民事迹。出发前,领导嘱咐他:在探访中,要注意寻找关于安业民在该基地的历史记忆。

  安业民19岁时参军入伍到该基地原岸炮部队。1958年8月23日,在激烈战斗中,敌人一枚炮弹在他的炮位上方爆炸,燃起烈火。危急时刻,他不顾大火烧身,奋力将火炮向隐蔽壕转移,全身被大面积烧伤……安业民牺牲时,年仅21岁。

  这段故事,张震入伍后已经听过多次。本就对英雄充满崇敬之情的他,在寻访过程中格外仔细认真。他收集到很多以前不了解的故事细节:安业民和战友们不惧风浪、帮助群众打捞圆木,刻苦训练夺得比武冠军……

  “从那些故事中,我们发现安业民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他是普通一兵中的英雄,平凡而伟大。”张震的报告让该基地领导有了排演话剧的想法:“我们想通过一部话剧,让官兵意识到,大家身上都有成为英雄的潜质。”

  历时5个多月时间,话剧主创团队通过深入一线部队收集史料、调研采写、数易其稿,敲定了话剧剧本。随后,他们进入紧张的排练。“刚开始排练时,有的官兵没有演过话剧,很难进入状态。”导演殷姝双双回忆:“我们在基地安业民广场组织了缅怀英雄活动,让大家对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感悟。果然,大家的排练状态有了很大提升。”

  在剧中扮演安业民的某连干部葛奕辰,对那次活动印象深刻。他说:“当时,我仰望英雄雕像和山上那棵‘海岸青松’,既感到光荣振奋,又感到很有压力。我鼓励自己,一定要演好英雄,让感染我的英雄精神,感染更多战友。”葛奕辰所说的“海岸青松”,是扎根在安业民雕像旁那座大山上的一棵松树。它的根努力抓着坚硬岩石,以盘根错节的姿态,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在该基地官兵看来,这棵青松就是安业民精神的化身。英雄一直与大家同在,守护着面前的那片大海。

  “不管暴风雨多大,也吹不坏、浸不倒共产主义战士的信心……”话剧最后一幕,“安业民”拿着日记本,口述着自己入伍以来写的日记。那一刻,所有演员在台上一同呼喊着安业民的名字,让人热血沸腾。

  看完话剧后,战士张先举说:“那些挂在墙上、写在书中的战史,通过话剧演出来,变得更加立体可感。我们走进了历史、走近了英雄,感受到更加强烈的震撼。”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员杨宏同样感觉心中火热。他说:“这部剧既有崇高的英雄气概,又有蓬勃的青春之美,是一曲致敬战火英雄的赞歌。”

  在部队首演不久后,该基地邀请安业民家乡群众代表共同观看话剧。演出结束,全场观众自发起立,掌声热烈持久。

  岁月流转,精神永存,“海岸青松”始终挺立。“我们是安业民的传人,不怕流血和牺牲,越是艰险越向前。”日出时分,霞光万道,官兵踏歌而行,再一次解缆起航……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没有硝烟的敌后“漫画战”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